<%@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深圳房产 > 正文

往返于城市边界的人:买不起深圳房,回不去惠州的家

0
分享至

【阅读重磅:深圳“第一烂尾楼”在荒废了25年后 如今奇迹复活】

那些买房的、炒房的深圳人,最终都迷失在了大亚湾

深圳这座城市,有句很有名的、感动中国的话:“来了,就是深圳人。”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深圳房价的飙升,慢慢地,这句话被很多人调侃成为了:来了,就是惠州人。

其中缘由,当然是因为一来惠州挨着深圳,二来,房价实在便宜得多。

这里的惠州,更确切地说,其实指的是以大亚湾为首的“惠州临深区域”,甚至因为在地缘关系上的紧密,许多临深楼盘在营销中都会吹嘘自己是“零深”,再不济的也会称自己为“深圳东”,而不愿意再与惠州有一丝一点的关联,毕竟那就卖不起价了。

于是,铁打的大亚湾,流水的深圳客,你买我的房子,我卖你一个“深圳梦”。

尽管时常受到来自外界和内心的双嘲讽——“我们这样的群体算是深圳人or惠州人?”,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的处境都是“宁要深圳一张床,不要惠州一套房”,

如果生活成本得以降低,生活质量还有所提高,即使是每天往返在两座城市边界上,也足以带来工作和生活上的富足感。

直到近日,这种双城模式,因为疫情的严酷,又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件事,发生在3月初,惠州的一例确诊病例轨迹公开,每天七点半从大亚湾西区出发,到达深圳罗湖上班,晚上下班后,大概八点多又回到大亚湾家中。作为一名比较典型的双城一族,一度引发大众的心疼。

第二件事,发生在3月底,由于深圳疫情的加剧、惠州防控力度的加强,导致许多双城一族即使在深圳已解封的情况下,发现晚上依旧回不去大亚湾的家,哪怕就一路之隔,哪怕自家小区就在眼前,但来自深圳的人车仍旧被劝返,导致现场冲突。

就像前段时间那个“没人告诉我钱从哪里来”的段子——深圳让我可以上班了,惠州让我去深圳上班就不要回来了,却没人告诉我,那我作为一个人,下了班我该回哪里?

好在,问题当天得以解决,深圳上班的人,最终回到了惠州的家。

但是,“余震”激烈。

01

往返城市边界的自住群体:

买不起深圳的房,回不去惠州的家

事件当天肯定是群情激愤、令人心酸,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只有A面没有B面的事件,

从网上的一些评论和观点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出,我们也应该看到(随机整理,不分正反,部分评论有删减)。

@A:

感谢昨晚在深惠边界奋战的所有打工的兄弟姐妹们,还有周围的群众,大家都辛苦了,过程曲折但所有努力终迎来见效的一刻。

@B:

本来以为本周随着深圳、东莞的解封,惠州的防疫政策能有所调整,让我们这些双城通勤的打工人可以周末回个家,没想到本周变本加厉了,直接劝返不让回,有24小时核酸也不行。我们安家于惠州,把惠州当做家,请问惠州把我们当什么呢?

@C:

从深圳人的骂声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的自私自利,他们一直是这样,深圳解封是深圳的事,惠州有没有危机感是惠州的事,这样的管控我认为是对在惠州生活的人们负责,不然咧是要围着你们转吗?你们谁呀镶钻石的吗!

@D:

大亚湾做为深圳交界,这是地理位置使然,工作在深圳,生活在惠州的“双城人”在这个区尤外的多,可是只抗疫,不断的出台阻断双城人的通行政策,这些民众如何生活?

@E:

我是大亚湾原村民,问我烦不烦房价被深圳务工人员炒高,当然烦。但是层层加码导致两地务工人员在深圳解封后,还不能正常上班,我也表示不理解。澄清,我并不需要两地往返工作。这世界更多应该是理解、包容、同理心,任何一件事都有两面性,严格防疫是好,但大亚湾也应该好好审视未来的发展,远离市中心,显然易被市里忽视,有句俗话远水救不了近火,大亚湾靠着深圳谋发展,但是割裂“近邻”,最终“双城发展”还是会认为是个笑话罢了。

@F:

在深圳上班在惠州买房的人大多数无非是图这里的房价更便宜,不会觉得自己是惠州人,也不想在意这里的政策环境如何,出门在外有个地方落脚安生就可以了。可是从疫情以来,惠州和深圳这条平常正常的通勤路就变了……

@G:

虽然我也厌恶“惠一刀”,但管控力度让我在这生活很安心,省里其他城市很难做到如此少的确诊病例。

@H:

大亚湾只有一个稍大点的惠亚医院,医疗资源非常匮乏。之前从深圳来大亚湾确诊的两例患者都有24小时核酸阴性,但是还是确诊了,其中一个还传染了惠亚医院工作人员,生了其他病的人都要去远的医院看病,就你们深圳打工人算人,大亚湾居住的人不算人吗?总是说深圳防疫多好惠州多不好,深圳溢出患者,导致唯一的医院被封,深圳也不支援大亚湾几个人,是惠州市从惠阳惠东抽的医护。双城打工人,真是高贵得要命

@I:

很多同事在坪山工作,但住在惠州,现在因为惠州的防疫政策无法回去,已经收留一位同事住了十天了,其实俩人都难受,我想要自由,他想要回家。

@J:

在深圳务工在大亚湾的大多数人员,基本因为深圳房价高昂所以选择在大亚湾定居,拿着深圳的高收入、享受着惠州的低房价这个隐性福利的同时,在某些特殊关键节点也必须承担起相应的风险。惠州不是不相信深圳的防疫所以不让你们通行,是我们惠州相信过了,但结果却在过年的时候验出仲恺、惠东有阳性人员从深返惠,整个惠州人民因为这件事大过年、淋着雨、半夜去做核酸。

@K:

就是看不起你们这些野蛮的假深圳人,买不起深圳房,来惠州还叽叽歪歪。

@L:

有家归不了,只能公司打地铺,不明白深圳坪山是低风险,深圳与大亚湾交界处出示24小时核酸不行,为什么一刀切?请考虑一我们交界处的打工人吧,我们想回家。

@M:

在深圳上班的最后也可以回惠州团聚了,别抱怨惠州,因为惠州也在保护你惠州的家人。

……

有大亚湾业主无奈自嘲,“突然不就欢迎我了,真的是买房的时候把我当宝,疫情的时候把我当草”,其实,不是惠州不欢迎你了,是在疫情面前,惠州恐怕确实没有这个实力去欢迎你。

从防控的角度看,各省各市都有自己的相对应政策,即使挨得再近,惠州也好、东莞中山临深也好,甚至是广深,在深圳已经解封的这一周,回去广州同样只能开启居家隔离,停止每日往返的“双城模式”。

实际上,双城联系越密切,彼此才会越严格越谨慎,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广佛身上恐怕也一样,深圳和香港的双城家庭,三年来更是如此。

那些买房的、炒房的深圳人,最终都迷失在了大亚湾

(香港封关两年,许多深港家庭、情侣只能隔着深圳河和铁丝网遥望“团聚”,图源:深圳微时光)

在防疫面前,大如城市界限,就是第一道屏障,小到行政区之间、小区、城中村之间,总有地方会不让你过去,也总有地方你不想让他过来。

没有跨城工作的人,甚至没有跨区工作的人,这样的模式是成功的,是高效率的,但绝对不是最人性化的。

如果说,看病可以放行(两点一线闭环备案)、需特殊关注人群有专门力量提供服务、家养宠物可有委托机构临时寄养,那么,兢兢业业、两点一线的双城一族,同样值得城市管理中更人性化、暖人心的管理措施。

当然,总有一天会战胜疫情,这样的情况也会过去。但是事件归根结底,是对于这类双城特殊群体的对待问题,是城市交界过渡区域的思考问题。

这不应该是一个粗放管理的治理盲区,更不应该出现一个又一个的现实弊病,数千数万人的得与失、苦与乐,与两个城市均息息相关,这是两个城市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无论出于什么原因。

深圳应该思考,因为他们在你这座城市贡献着青春和GDP,

惠州更应该思考,因为他们在你这座城市安了家。

02,

迷失大亚湾的还有炒房客:

以前有多疯狂,现在就有多心酸

这个地方,还是一个曾经屡屡被称为“中国十大鬼城之一”的地方。

惠州大亚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293平方公里,占惠州市的2.58%,毗邻深圳坪山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亚湾区常住人口为444387人。

2021年,大亚湾开发区GDP突破800亿元,同时,大亚湾2021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5%,具体来看,全区新(扩)建学校5所,新增学位6480个,增幅居惠州全市前列,幼儿园入园率达100%。

那些买房的、炒房的深圳人,最终都迷失在了大亚湾

临深,是大亚湾最大的优势之一,甚至有大亚湾的楼盘曾开玩笑宣传“客厅是惠州信号,房间是深圳信号”。

大数据显示,深惠之间,每天的跨城出行人次超过50万。无论是自驾、大巴、还是拼车、高铁,尽管出行方式不同,但日复一日,跨城往返。

乐有家的报告数据指出,2021年惠州新房的购房者占比中,深圳客占比58%,也就是买走了惠州过半的房子,并且,这个数据占比近几年一直保持在50%以上。

而在惠州这么多城区中,又以几乎“零深”的大亚湾最突出,2020-2021年,大亚湾的深圳客占比达34.8%,遥遥领先。

那些买房的、炒房的深圳人,最终都迷失在了大亚湾

“临深”,不仅是地带,更是心态。

对很多居住大亚湾的人来说,这个亦深亦惠的地方,有时候像是一个过渡,总是希望向深圳那边去,有时候又感觉边界感没那么强,自己依旧在深圳。

有观点认为,深圳面积狭小,资源和刚需必将外溢,但残酷的事实是,根本原因就是房价高所导致的外溢,无论是企业还是人。

而当提及“外溢”,房子,则是绕不过的话题。只不过,有人想要的是房价低一点买得起一个家,有的人则看中需求所带来的房价涨幅。

过去五年,由于深圳房价的不停上涨,临深又不限购的大亚湾不仅是刚需的选择,也是开发商和投资客的炒作盛宴,甚至不乏天南地北远道而来的炒房客。

那时候的大亚湾,不仅是惠州的大亚湾、深圳的大亚湾,更成为了全国人的大亚湾。

那些买房的、炒房的深圳人,最终都迷失在了大亚湾

(2018年,大亚湾一楼盘开盘现场,图源网络)

时间来到2022年,不仅深圳房价一蹶不振,临深楼市同样哀鸿遍野,比起此次让双城一族心凉的防疫事件,“大亚湾的房价其实已经凉了很久。”

2021年,惠州楼市量价齐跌,整体交易氛围惨淡,一手新房共成交了99879套,环比下跌超3成,是近5年来成交量最少的一年。

另有数据显示,2021年,惠州临深片区新房住宅成交70655套,同比下跌39%,临深片区当中,又以大亚湾区成交量跌幅最大,同比跌去了59%。

根据惠州中原的统计数据,2018年-2021年惠州各区域的新房成交面积上看,大亚湾区域已经从2018年的遥遥领先,到了2021年仅仅超过了惠东县和龙门县,排全市第五。

那些买房的、炒房的深圳人,最终都迷失在了大亚湾

库存方面,截至目前,惠州新建住宅库存约1762万平方米,其中大亚湾体量最大,达到351万平方米,去化周期在3年以上。

今年年后开始,惠州楼市开启了新一轮的促销卖房,甚至1.5成首付、0首付等层出不穷,大亚湾楼市内卷降价同样严重,今天A楼盘降两千/平,明天B楼盘就降三千/平。

再者,之所以以前被叫鬼城之一,正是因为大同小异的“新房供应天量,但二手需求极少,流通性极差甚至有的小区是0流通”,

结果就是,实际上大亚湾的房子很难保值,价格不升反降,更不用说投资客所迷信的增值。

那时候多疯狂,现在就有多心酸,如果不是自住,大亚湾业主们、炒房客们现如今的反馈,大抵是这样的:

“2018年1万3的价格买的大亚湾,现在四年过去了,周边不仅二手房都便宜,甚至连新房都是卖1万2左右的价格,还是带装修的。”

我有个朋友更惨,他的父母给他买了一套大亚湾,后来他觉得有升值空间,自己又去买了两套,现在手上总共3套……”

“2017年刚过完年的时候,惠州楼市很火热,很多新闻都说大亚湾经常有日光盘。我那时候买的新房是1万4带装修。去年收入不好想卖掉,可是挂了3个月根本卖不掉,挂盘价也从1万7降到了现在的1万4,不降价连一个看房的都没有,即使现在有人看房,也只出1万2的价格。”

“最近看多了2017入手燕郊,2020失业,2021房价腰斩断供的新闻。作为一个2017年入手大亚湾的人,感觉条条新闻都是在映射我。

……

所以,除非是双城往返的自住群体,否则,当近期有人向你吹风“各地调控放松、湾区楼市要大反攻、该出手了”的时候,但文章中或者论据中却没有任何湾区买房增值获利的例子,

你可要三思了:这样能洞察先机的人,这么好的楼市大反攻的机会,凭什么,人家就告诉了你?

小心别让“抄底大亚湾”,变成新一轮的“迷失大亚湾”。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吴艳妮现身杭州亚运村遭群嘲:科技脸网红风整天炒,成绩好不了

吴艳妮现身杭州亚运村遭群嘲:科技脸网红风整天炒,成绩好不了

知了娱乐
2023-09-22 12:14:34
惨!演员陈学冬车祸做3场手术,头发全白满腿伤痕,5部作品遭下架

惨!演员陈学冬车祸做3场手术,头发全白满腿伤痕,5部作品遭下架

周龙观影
2023-09-23 14:16:01
1964年陈永贵参加主席生日宴,却遭刘少奇冷遇:眼皮都不抬一下

1964年陈永贵参加主席生日宴,却遭刘少奇冷遇:眼皮都不抬一下

历史揭秘档案
2023-09-23 19:38:37
太可怕了!公园散步,看见一个老太婆慌张地从公厕里跑出大喊救命

太可怕了!公园散步,看见一个老太婆慌张地从公厕里跑出大喊救命

小鹿姐姐情感说
2023-09-23 16:52:09
美英与俄罗斯达成协议,中国将成为全球新焦点

美英与俄罗斯达成协议,中国将成为全球新焦点

小豆豆赛事
2023-09-23 10:58:50
毛远新披露:毛主席对周恩来的真实看法

毛远新披露:毛主席对周恩来的真实看法

书画艺术收藏
2023-09-02 17:03:50
李盈莹哭了,袁心玥哭了,国际排联正式官宣,蔡斌担心的事发生了

李盈莹哭了,袁心玥哭了,国际排联正式官宣,蔡斌担心的事发生了

体坛界风云
2023-09-23 08:50:51
柬埔寨决定拒绝响应我国的呼吁,和我国站在了截然相反的立场上

柬埔寨决定拒绝响应我国的呼吁,和我国站在了截然相反的立场上

归客历史
2023-09-13 11:05:03
许家印被抓了?恒大没辟谣,许家印没辟谣!

许家印被抓了?恒大没辟谣,许家印没辟谣!

李万卿
2023-09-23 16:10:08
52岁张智霖被警方传唤!奢侈生活曝光,连床单都是爱马仕!

52岁张智霖被警方传唤!奢侈生活曝光,连床单都是爱马仕!

河宝小家
2023-09-23 15:12:47
许家印被抓?还因为反抗激烈,被戴手铐脚镣!

许家印被抓?还因为反抗激烈,被戴手铐脚镣!

大话房地产
2023-09-23 10:08:37
08年中国男篮能进今年世界杯8强?苏群:进不了 现在攻防节奏太快

08年中国男篮能进今年世界杯8强?苏群:进不了 现在攻防节奏太快

直播吧
2023-09-07 15:21:37
国内银行鄙视链!

国内银行鄙视链!

栋栋美食记
2023-09-12 07:17:04
日本向全球宣布,4艘执法船进入台湾海峡,中国:电磁炮试验成功

日本向全球宣布,4艘执法船进入台湾海峡,中国:电磁炮试验成功

生机康香的奔跑
2023-09-21 17:31:36
唏嘘!机车网红天桥飞下丧命,脸苍白手外翻,网友:天上掉下林妹妹

唏嘘!机车网红天桥飞下丧命,脸苍白手外翻,网友:天上掉下林妹妹

靓宁唠唠嗑
2023-09-23 10:54:05
足协新掌门空降!高洪波降职,接受调查,孙继海上任,亚运会冲金

足协新掌门空降!高洪波降职,接受调查,孙继海上任,亚运会冲金

鲜风慢生活
2023-09-22 02:16:33
今年9月份起!按照工龄更改退休金新算法,工龄越长,退休金越多

今年9月份起!按照工龄更改退休金新算法,工龄越长,退休金越多

小石头聊故事
2023-09-23 17:02:01
人口断层的恶果

人口断层的恶果

侃侃人物讲
2023-09-19 11:41:52
巴沙尔:中国的强大给叙利亚人民带来了安全感

巴沙尔:中国的强大给叙利亚人民带来了安全感

实事大家谈
2023-09-23 12:08:30
美国记者赫什:俄罗斯已在乌克兰冲突中取胜,但美国却在说谎

美国记者赫什:俄罗斯已在乌克兰冲突中取胜,但美国却在说谎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3-09-22 15:04:49
2023-09-24 01:22:44

深圳房产

房地产税为何未入最新立法规划

编辑推荐楼盘

头条要闻

官方通报"小学生遭男同学极端欺辱":工作组进驻学校

头条要闻

官方通报"小学生遭男同学极端欺辱":工作组进驻学校

财经要闻

身家缩水90%,许家印在忙什么?

体育要闻

⚖尤文扳平!小基耶萨传中,麦肯尼铲射被萨索洛球员挡进球门

娱乐要闻

瓦依那乐队:人生就是一场大梦

科技要闻

不是所有科技,都会走向“《奥本海默》式”结局

汽车要闻

搭载灵犀智驾2.0 宝骏云朵灵犀版于26日上市

态度原创

数码
教育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苹果CEO库克发文庆祝iPhone 15在华发售:不可或缺

教育要闻

这份“中国的礼物”,为巴基斯坦体育爱好者筑梦

房产要闻

重磅!三亚实施“认房不认贷”政策

公开课

生产一架歼20只需8天?央视高调曝光生产线

军事要闻

美媒:美国将向乌提供陆军战术导弹系统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