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深圳房产 > 正文

加码调控楼市先扬后抑 二手房市场或渐趋熄火

0
分享至

2021年上半年,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升级加码,住房信贷收紧,严查经营贷、消费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楼市,以严控的姿态保证了楼市热度从年初逐渐收敛。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随着信贷收紧与调控政策的效应不断释放,以及调控重点逐步转向二手房市场,预计下半年二手房市场或将在调控加码下逐渐熄火。

上半年楼市先扬后抑

今年首月,各线城市房价就开启全面升温模式,至一季度结束都保持较高的市场热度。进入二季度后,中央和地方的一系列调控政策效应释放,市场热度逐渐收敛,但如北京、深圳等部分热点城市楼市热度依然不减。

为抑制市场过热,上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全方位升级加码。在中央层面,住建部副部长倪虹率队赶赴上海、深圳、北京、杭州等多地调研督导房地产工作,并约谈了房价涨势较快的南昌、广州、合肥等城市。3月26日,银保监会、住建部和央行联合印发《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加大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的监管力度。

在整体收紧的楼市政策下,住房信贷供应量也逐渐减少。6月1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4月末,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10.5%,增速创8年来新低,资金过度流入房地产市场问题得到初步扭转。

在地方层面,各地除了出台限购、限贷、限售等方面的措施外,主要聚焦在打击学区房炒作和严查经营贷、消费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楼市上。据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今年1~5月各地房地产调控次数超过234次。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先扬后抑”可以概括为今年上半年的市场特点,这和政策面上住建部和地方政府的主动调控等有关。今年以来房价走势和去年走势有类似逻辑,即各类资金都在加快进入房地产市场,有很明显的避险和保值情绪。而部分热点城市房价热度不减的现象,或与热点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后,各类购房需求随之释放有关。

“双集中”

未降温土地市场

上半年,土地市场迎来了重点城市住宅用地“双集中”(指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新政,要求22个重点城市组织开展试点,且全年发布住宅用地公告不能超过3次。截至6月23日,22个集中供地试点城市都发布了已完成首批集中供地涉及地块的具体明细。除武汉外,北京、上海等21个城市已开展首批集中供地出让。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第一轮已经完成土地出让的21个城市合计出让住宅土地高达787宗,合计土地出让金也达到了9501亿元,平均土地溢价率达到了14.75%。

“双集中”新政出台时,中指研究院曾认为,集中供地客观上将分散企业资金,有利于平抑土地市场热度,稳定土地市场预期。集中供地必然会带来项目的集中入市,为住房供应带来稳定预期,一定程度上将平抑房价上涨压力,有利于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政策目标。

不过,根据中原地产研究院数据,“双集中”卖地并没有让土地市场降温。数据显示,对比22个集中供地试点城市在2020年全年完成的住宅土地出让情况,地价平均楼面价上涨了15%。从溢价率看,2021年第一轮集中供地也较去年上涨了2个百分点。从平均溢价率看,部分试点城市如重庆、深圳、厦门、杭州的溢价率都超20%。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记者指出,虽然疫情对房企的资金链影响较大,但由于国内今年以来融资难度降低,经济全面复苏,资金相对宽松,部分房企拿地积极性也随之逐渐提高,因此多地出现了高溢价率土地成交,土地市场热度持续提升。需要警惕的是,除了成交活跃外,本轮集中供地最典型的一个特殊现象是“马甲”井喷,多地都出现房企注册数个“马甲公司”参与土拍的情况,南京、无锡、苏州等地也已出台政策约束“马甲”。

二手房市场或将熄火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4个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微扩0.1个百分点。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深圳二手房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1%,这是深圳二手房价自2019年7月以来环比首次下降。

“以本轮房价上涨龙头的深圳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调为标志,本轮房价涨幅基本到顶。”张大伟表示,过去各地主要以新房作为主要调控的对象,在新房严格的限价下,许多城市开始出现新房与二手房价格倒挂现象。今年以来各地针对二手房的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其中深圳在上半年就设立了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同时收紧了按揭贷款与经营贷政策,制约了市场炒作投机氛围。因此,深圳5月房价数据释放出信贷收紧,市场涨幅放缓,调控政策加码见效的信号。

展望下半年市场走势,严跃进认为,目前市场总体上以趋稳为主,不过大城市和小城市略有差异。大城市正进入政策消化期,其价格往往容易稳定,包括二手房。而小城市则要警惕反弹和炒作的风险,尤其是一些地级市。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陈霄也认为,由于近期多城调控重点转向二手房市场,二手房降温幅度更加明显。预计后续调控升级仍会延续,房价涨幅将会继续趋缓。

在张大伟看来,虽然各地政策加码,但供应量短期很难增加,而信贷政策则处于逐渐收紧,预计一线城市新房价格上涨趋势将依然持续,二手房市场或将在调控加码下逐渐熄火。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俄罗斯对乌发动最大规模无人机袭击 今日全球聚焦“普特”通话

俄罗斯对乌发动最大规模无人机袭击 今日全球聚焦“普特”通话

财联社
2025-05-19 09:37:12
我在巴基斯坦出差,摘掉一位穆斯林女人的面纱,她就非要嫁给我

我在巴基斯坦出差,摘掉一位穆斯林女人的面纱,她就非要嫁给我

如烟若梦
2025-05-05 13:42:02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将加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顶层制度设计 提高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质效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将加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顶层制度设计 提高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质效

财联社
2025-05-19 10:45:26
汉武帝为什么总选春天进攻匈奴?司马光:匈奴女子春天更容易怀孕

汉武帝为什么总选春天进攻匈奴?司马光:匈奴女子春天更容易怀孕

吴学华看天下
2025-05-15 15:51:01
尖酸的母亲就是全家噩梦,儿子40岁躲在深山,连养的狗都有抑郁症

尖酸的母亲就是全家噩梦,儿子40岁躲在深山,连养的狗都有抑郁症

小晨同学啊
2025-05-13 16:33:50
妻子晒退伍老公重新穿军装,谁知根本扣不上,评论区笑栓Q了

妻子晒退伍老公重新穿军装,谁知根本扣不上,评论区笑栓Q了

有趣的火烈鸟
2025-05-17 22:16:37
新的逻辑终于出现了,房地产的买卖关系真的要变了。

新的逻辑终于出现了,房地产的买卖关系真的要变了。

流苏晚晴
2025-05-18 20:22:38
天津夫妻省吃俭用供儿留学,归国后,儿子的一番话让他们一夜白头

天津夫妻省吃俭用供儿留学,归国后,儿子的一番话让他们一夜白头

阿坷叙故事
2025-05-15 22:22:33
没钱的银行卡是“销户”还是“留着”?幸亏银行朋友提醒,少吃亏!

没钱的银行卡是“销户”还是“留着”?幸亏银行朋友提醒,少吃亏!

品读时刻
2025-05-17 09:07:50
英超激烈冲突!13人互相推搡,阿森纳压哨逃点,拉亚争议举动

英超激烈冲突!13人互相推搡,阿森纳压哨逃点,拉亚争议举动

奥拜尔
2025-05-19 01:38:51
结婚三年才发现,老公把我的闺蜜们,都睡了个遍!

结婚三年才发现,老公把我的闺蜜们,都睡了个遍!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5-19 00:10:08
“女吃播三巨头”现状,脸像骷髅、摘除味觉神经,有人已立好遗嘱

“女吃播三巨头”现状,脸像骷髅、摘除味觉神经,有人已立好遗嘱

南南说娱
2025-05-13 11:58:17
美国收中国30%关税,中国收美国10%,为何却说是我们赢了?

美国收中国30%关税,中国收美国10%,为何却说是我们赢了?

担扑
2025-05-14 23:21:35
俄著名学者:普京重大失误已无法挽回

俄著名学者:普京重大失误已无法挽回

雪中风车
2025-05-14 21:23:03
欧洲最悲催豪门:5轮领先9分被反超!遗憾丢冠,曼联旧将情绪失控

欧洲最悲催豪门:5轮领先9分被反超!遗憾丢冠,曼联旧将情绪失控

球场没跑道
2025-05-19 11:22:21
阿森纳1-0纽卡,赛后评分:不是赖斯第一,阿森纳15号排第一

阿森纳1-0纽卡,赛后评分:不是赖斯第一,阿森纳15号排第一

侧身凌空斩
2025-05-19 01:22:28
米兰球迷横幅抗议丨外来的商人离开!

米兰球迷横幅抗议丨外来的商人离开!

米兰圈
2025-05-19 09:32:56
别让电动车的尾灯照盲中国制造的双眼

别让电动车的尾灯照盲中国制造的双眼

爱论历史
2025-05-16 21:54:21
因为歼10,西方智库吵起来了:巴空军这么厉害,解放军岂不是更强

因为歼10,西方智库吵起来了:巴空军这么厉害,解放军岂不是更强

东方点兵
2025-05-19 11:53:15
桑葚用盐和清水洗,相当于吃虫卵,老果农教你正确做法,太干净了

桑葚用盐和清水洗,相当于吃虫卵,老果农教你正确做法,太干净了

秀厨娘
2025-05-17 19:31:56
2025-05-19 12:40:49

深圳房产

多个公寓5折甩货:75万拿下一套小户型

编辑推荐楼盘

头条要闻

媒体:印度遭巴军"猎杀"损失惨重 仍不忘煮"自嗨锅"

财经要闻

特朗普威胁沃尔玛“不许涨价”

体育要闻

1场3次争议判罚!梅西炮轰美职联裁判

娱乐要闻

汪小菲婚礼一过,S妈就坐不住了

科技要闻

3nm工艺!雷军:小米玄戒O1投入已超135亿

汽车要闻

或6月上市 小米YU7更多信息将于5月下旬公布

态度原创

旅游
手机
本地
数码
公开课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手机要闻

小米全新旗舰处理器「玄戒 O1」采用第二代 3nm 工艺制程

本地新闻

“5·19中国旅游日”2025年主会场活动启动仪式

数码要闻

vivo Pad5 搭载天玑 9300+ 处理器,5 月 29 日发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