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深圳房产 > 正文

2021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百强揭晓

0
分享至
上市房企整体规模增速放缓,多项指标下滑,但标杆房企强者恒强。

5月27日,“2021中国房地产及物业上市公司测评成果发布会”在深圳举行。活动发布了最新的《2021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研究报告》,这项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指导、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主办的测评研究工作,已经连续开展了14年,是国内关于上市房企综合实力最重要的专业测评研究。活动还同步发布了《2021物业服务企业上市公司研究报告》,该项研究由中国物业管理协会指导,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主办。

根据《2021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研究报告》显示,10强上市房企整体没有太大变化。其中,万科继续位列第一,碧桂园排名提升一位,位列第二,恒大、融创、保利、中海分别位列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华润置地、龙湖集团排名与上年一致,分别位列第七、第八;招商蛇口排名提升三位,位列第九,首次跻身前十;新城控股位列第十位。


据了解,本次测评的研究对象为沪深上市房企105家,在港上市房企89家,以及海外上市房企1家,合计195家。与2020年相比,纳入测评的上市公司总数净减少7家。

从核心测评指标来看,2020年上市房企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总资产均值为1577.89亿元,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均值为274.96亿元;盈利能力方面,绝对指标净利润均值为32.17亿元,同比有所增长,但相对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有所下滑;偿债能力有所提升,去杠杆效果显现,净负债率均值较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至95.07%;经营效率稳中有升,总资产周转率与上年基本持平,存货周转率稍有上升。

此外,本次测评还发布了2021中国房地产配套供应链上市公司分榜单。测评研究报告指出,2020年房地产市场政策环境逐步收紧,行业整体规模增速已开始放缓,行业内部分化明显,房企在降本增效、提质升级方面对供应链企业产品、服务的适配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产品的建造是一个集合土地、供应商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打造高品质产品的过程,离不开高效的供应链和优秀供应商的储备。综合实力强的供应商与房企深化合作,为双方实现互惠共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整体来看,上市房企总体呈现八大特点:

在资本市场表现上,企业估值持续下探。报告显示,2020年末沪深上市房企平均市盈率7.78倍,较沪深全市场平均市盈率低约60%;在港上市房企平均市盈率6.79倍,较港股全市场平均市盈率低约55%;市净率方面,沪深上市房企平均市净率同样远低于全市场水平,在港上市房企平均市净率表现较好,高于港股全市场平均市净率。

从估值水平看,自2018年以后,房企估值水平逐渐走低。报告认为,房地产行业监管限制政策过于频繁,导致投资者对于未来现金流看法较为负面。同时,房地产行业杠杆较高,周期波动性较大,导致贴现率较高。两者叠加使得资本市场对于房地产板块估值持续偏低。

运营规模上,整体规模增速放缓,标杆房企强者恒强。2020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6%,商品房销售金额达17.4万亿元,同比增长8.7%。总体看来,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行业整体规模增速虽然有所上涨,但增速放缓已成当下主要趋势。2020年,上市房企总资产均值为1577.89亿元,同比增长11.96%;净资产均值为336.91亿元,同比增长13.75%。

从上市房企总资产规模来看,截至2020年末总资产超过千亿的上市房企有59家,约占上市房企总量的30%,其中超过3000亿的上市房企有27家,约占上市房企总量的14%。超过万亿的上市房企共有6家,分别是恒大、碧桂园、万科、绿地、保利、融创。从总资产累积百分比来看,10强上市房企的总资产累积百分比已超过40%,50强累积百分比近80%,100强累积百分比超90%,集中度较上年略有上升。

在偿债能力上,调控杠杆初见成效。2020年,在监管要求下,房企开始积极降低杠杆水平,但各企业负债水平不尽相同,头部房企信誉较好,积极推动销售回款,风险管控能力较强,部分中小房企受融资渠道收紧、销售回款缓慢,前期拿地成本较高的影响,债务风险有所积累,需要警惕资金链风险。

根据报告,长期偿债能力方面,2020年上市房企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均值为62.93%,与上年相比保持稳定;净负债率均值为95.07%,较上年下降5.75个百分点。在“三道红线”的监管压力下,房企纷纷采取多种方式降杠杆,净负债率在短期内的调整幅度相对较大。短期偿债能力方面,流动比率均值为1.65,速动比率均值为0.64,两者与上年相比,均基本保持稳定。现金短债比中位数为1.30,较上年提升0.21个百分点,上市房企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情况有所改善,短期偿债能力提升。

盈利能力方面,多数指标有所下滑。报告显示,2020年上市房企营业利润均值52.47亿元,同比下降7.15%;净利润均值32.17亿元,同比增长12.17%;净资产收益率均值8.78%,同比下降7.60%;总资产报酬率均值3.62%,同比下降23.66%。除净利润均值外,其余各项盈利能力指标均较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在成长能力上,上市房企业绩增速整体放缓。2020年,上市房企的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营业收入、净利润和净资产规模均实现增长,除净利润外,增速均有所下滑。具体来看,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均值同比增长1.84%,增速较上年大幅下降32.5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均值同比增长15.40%,增速较上年下降4.64个百分点;净利润均值同比增长12.17%,增速较上年上升0.05个百分点;净资产规模均值同比增长13.75%,增速较上年下降8.22个百分点。

在经营效率方面,运营效率稳中有升,存货规模增速下降。2020年上市房企经营效率稳中有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均值分别为0.38、0.28和0.20。其中,存货周转率均值较2019年上升0.05,其余两项指标与2019年基本持平。报告指出,在“三道红线”和“两集中”等强监管环境下,上市房企存货规模增速变缓。2020年存货同比增长14.80%,增速较2019年下降7.80个百分点。其中63家房企2020年存货同比减少,2019年为49家。从存货集中度情况看,10强上市房企总存货占比约42%,30强房企占比约67%,50强房企占比约81%。

从社会责任方面来看,各大房企逐渐承担起企业公民的责任。上市房企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反哺社会,尤其是头部房企,对社会责任的关注愈加重视,在公益事业方面的投入日渐增多。2020年,各大房企更是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表现出了应有的担当。此外,受疫情影响,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税费优惠政策,一方面为提供物资捐赠的企业降税减费,另一方面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阶段性减免各种税费。多方因素叠加之下,2020年上市房企整体纳税额下降。从纳税指标来看,2020年上市房企纳税额均值为21.55亿元,同比下降约8%。

在创新能力上,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多元化业务发展成为房地产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产品作为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受到房企越来越多的关注。2020年是我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数字化改革正逐步改善房地产企业的运营效率,多元化则是房地产企业追求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途径。目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逻辑已不再支持高速增长,尽管目前上市房企发展重点仍为夯实开发主业,但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已成房企共识。龙头房企开辟第二战场主要包括物管、租赁、办公、文旅、养老、产业运营、投资等领域。

测评研究报告指出,近年来,房地产行业逐渐由高速发展期转入平稳发展期,以“房住不炒”为定位的房地产长效机制已基本清晰。随着行业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内部分化愈加明显,市场集中度逐渐上升,强者恒强格局显现。粗放式发展渐成过去,向管理要效益的时代已经到来,房地产行业正在持续的变革中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同时,数字化、高科技的全面渗透,带动行业持续变革,房地产行业正从开发业务一枝独秀步入开发、服务双驱动的时代。未来,房地产行业将越发成熟,各大细分子板块也将百花齐放、茁壮成长。

附一、2021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榜


附二:测评指标体系说明

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从运营规模、抗风险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经营效率、创新能力、社会责任、资本市场表现八大方面,采用收入规模、开发规模、利润规模、资产规模、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相对盈利能力、绝对盈利能力、销售增长能力、利润增长能力、资本增长能力、资源储备、生产资料运营能力、人力资源运营能力、经营创新、产品创新、纳税责任、社会保障责任、慈善捐赠、企业在资本市场运行情况等20个二级指标,采用房地产业务收入、租赁收入、房地产销售面积、持有型物业持有面积、资产总额、利润总额、现金短债比、市盈率(PE)、市净率(PB)、每股收益(EPS)等44个三级指标来全面衡量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综合实力。

附三:机构介绍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

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是隶属于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专业性房地产行业测评机构,依托主管单位和专家支持单位的行业影响力,以及庞大的、与行业存在广泛联系的专业研发力量,本着“科学、公正、客观、权威”的原则,展开深入翔实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及整个产业链企业的测评研究。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建立了完整、科学和客观的《中国房地产测评系统》,运用该系统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供应商企业、服务商企业、设计机构等进行全面测评,每年定期发布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链各类企业测评榜单和研究报告,以权威媒体为渠道向全社会发布测评成果,以此促进中国房地产业的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GTA6》女主戴了电子脚铐:或被限制移动范围

《GTA6》女主戴了电子脚铐:或被限制移动范围

游民星空
2023-12-05 15:09:55
男子不上班在家躺平,让妻子做擦边主播养家糊口,做梦都想买奔驰

男子不上班在家躺平,让妻子做擦边主播养家糊口,做梦都想买奔驰

西莫的艺术宫殿
2023-12-04 10:49:53
硬币价格表,家里有硬币的赶紧收藏起来!

硬币价格表,家里有硬币的赶紧收藏起来!

小刺赶海日记
2023-12-05 17:27:07
上海某央企养老金被泄露

上海某央企养老金被泄露

奥特老男孩
2023-12-05 21:02:08
科学仪器的鸿沟令人窒息,美国占据大半江山,中国还差太远!

科学仪器的鸿沟令人窒息,美国占据大半江山,中国还差太远!

爆角资讯
2023-06-12 13:35:55
世体:皇马、巴黎及拜仁争夺里尔18岁中卫约罗

世体:皇马、巴黎及拜仁争夺里尔18岁中卫约罗

直播吧
2023-12-06 01:17:14
为何说詹姆斯10亿身价是透支健康换取?我用5张照片 给你答案

为何说詹姆斯10亿身价是透支健康换取?我用5张照片 给你答案

老邓侃球
2023-11-02 14:07:50
国产两大巨头联手,造车或将彻底颠覆,华为和比亚迪车机基础实力

国产两大巨头联手,造车或将彻底颠覆,华为和比亚迪车机基础实力

比你知道的多
2023-12-05 11:32:03
在广东三个月,我就明白为什么广东人很少崇洋媚外且充满自信

在广东三个月,我就明白为什么广东人很少崇洋媚外且充满自信

南瓜观点
2023-12-02 18:43:14
《封神》要补拍!乌尔善行踪暴露,于适要加戏,陈牧驰戏份恐被删

《封神》要补拍!乌尔善行踪暴露,于适要加戏,陈牧驰戏份恐被删

头号电影院
2023-12-05 01:08:15
杨鸣官宣离婚!亲属曝原配私下人品,离婚另有隐情

杨鸣官宣离婚!亲属曝原配私下人品,离婚另有隐情

青芳草
2023-12-05 16:41:14
红了这么久,连粉丝也敢戏弄了?

红了这么久,连粉丝也敢戏弄了?

影玉
2023-12-04 23:27:56
活久见!从106元跌到2毛3,这是直接把韭菜连根拔起了!

活久见!从106元跌到2毛3,这是直接把韭菜连根拔起了!

股海风云大作手
2023-11-30 11:35:28
装逼的代价

装逼的代价

燕梳楼2021
2023-11-30 23:24:01
柯文哲赴深蓝选区拜票遭呛:我们快没饭吃了!你们知道吗?

柯文哲赴深蓝选区拜票遭呛:我们快没饭吃了!你们知道吗?

凤凰卫视
2023-12-04 17:03:17
解放军待了四天后,缅方看明白了,友好虽友好,中国的规矩不能破

解放军待了四天后,缅方看明白了,友好虽友好,中国的规矩不能破

郑继永教授
2023-12-05 08:52:42
高启强原型,30万买初夜,搞12名女星,叫嚣:副国级以下办不了我

高启强原型,30万买初夜,搞12名女星,叫嚣:副国级以下办不了我

古今档案
2023-09-26 01:06:29
1948年,清华校长劝物理宗师叶企孙一起南渡。他说我又没做坏事。

1948年,清华校长劝物理宗师叶企孙一起南渡。他说我又没做坏事。

老吴世界观
2023-12-03 16:13:50
为什么微信好友上限是10004人?

为什么微信好友上限是10004人?

壹读
2023-12-04 20:07:24
朝中社发文:朝鲜半岛局势出现完全失控

朝中社发文:朝鲜半岛局势出现完全失控

吕得助
2023-12-04 21:07:31
2023-12-06 02:24:49

深圳房产

深圳11月一二手住宅成交逼近6000套

编辑推荐楼盘

头条要闻

"亿万富豪"之子认亲后谈车房问题:更想自己去努力工作

头条要闻

"亿万富豪"之子认亲后谈车房问题:更想自己去努力工作

财经要闻

比亚迪:从备受质疑到全球前十

体育要闻

记者:特狮正式决定接受背部手术,目标明年3月国际比赛日复出

娱乐要闻

又是盛典生图!刘诗诗被嘲像穿敬酒服

科技要闻

31.58亿元!蔚来出资告别“江淮制造”

汽车要闻

售价25.28-35.88万元 岚图追光PHEV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游戏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嘉德展览“澄凝琼英——故宫博物院藏玻璃精品展” 将重磅开展

亲子要闻

萌娃的怀里竟然成了猫咪的小窝

R星《GTA6》页面更新中文 前往雷奥奈达州

公开课

武松杀潘金莲,为何先扒她衣服?原文细思极恐

军事要闻

俄乌在“看不见的电磁领域”激战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