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滴滴发布十大“夜猫”城市,深圳排第五,晚九到十点是出行高峰)
9月3日,滴滴出行发布全国夜间出行需求城市排行榜,深圳榜上有名,位居第五位。根据7月至8月底,晚19点至次日6点的数据显示,夜间日均呼叫订单量最高的前十大城市依次为北京、成都、上海、广州、深圳、东莞、杭州、重庆、佛山以及南京。
滴滴数据显示,晚21点至22点是深圳人夜间出行需求高峰时段,夜间最常见的场景集中在住宅小区、商业楼宇、公交车站、公司企业、地铁站等相关地点。除交通枢纽外,深圳湾口岸、新安海雅缤纷城、西丽泊寓(南山云城店)位居夜间出行热门目的地前三,清湖、双龙地铁站、皇岗口岸出境大厅也是夜间出行热门目的地TOP10之一。
滴滴在2017年分析得出,大多数晚间社交、饭局都发生在19点至21时,这也是许多司机收车回家的集中时段。需求上涨、运力下降,打车需求猛增并持续至深夜,形成一个交通“夜高峰”。为解决夜间难打车,滴滴实行“分时计价”,夜间时长费、里程费相对于普通时段略高,逐步吸引和培养部分司机习惯在夜间出车。
此外,为了让更多用户打到车,滴滴还为夜间出车的司机设立了多重奖励。比如夜间实时的单单奖、冲单奖,还有针对特定区域设定的围栏奖,如果司机按照软件调度提示,从“冷区”前往“热区”,还有机会获得调度奖励。
在夜间,用户酒后乘车、女性独自出行,都是尤为重要的安全课题。为此滴滴平台引入风险场景的识别能力,比如说结合乘客的性别、出行时间、订单起终点等多维度的特征进行风险评估。平台将会对司机的服务质量、性别、是否安装车载录像设备、驾驶习惯、投诉记录等多维度的特征做评估,在这个基础上做司乘匹配,降低风险。
为了保护醉酒乘客和司机在行程中的安全,在行程开始前,乘客和司机均可在APP中向平台报备,乘客可以使用添加临时联系人功能,以便聚会的朋友可以了解到乘客情况;行程进行中,如醉酒乘客出现抢夺方向盘、谩骂、殴打司机等威胁行程安全的行为,司机有权终止行程,并将乘客送至附近派出所;此外,滴滴还在小范围测试,当司机点击订单结束后,系统自动发起语音电话,为乘客提供叫醒服务功能,并提醒乘客注意检查避免遗忘随身物品。
滴滴首席出行安全官侯景雷表示,夜间经济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经济在第二时空的进一步延伸,是激发新一轮消费升级潜力的重要举措。一个城市的夜间经济是否发达,不仅体现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更是衡量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重要指数。夜间出行的安全与便利,是发展夜间经济的基础保障,滴滴将持续努力,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夜间出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