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99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学城该怎么建?)
科学城项目清拆启动。光明科学城土整指挥部供图
昨天的委员议事厅以“‘科学+’时代”为题。
市政协供图
4月份,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深圳光明科学城空间规划纲要》,科学城项目清拆正式启动,面积约99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学城,规划布局了“一心两区、绿环萦绕”的格局,将集中建设大科学装置、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等,作为深圳“新十大文化设施”之一的深圳科技馆(新馆)也正式落户,一个全新的高科技片区呼之欲出。
在建设施工开展的同时,光明要建一个怎样的科学城也引发了讨论。昨天下午,市政协举办了“委员议事厅”,以“‘科学+’时代”为题,探讨了光明科学城如何补齐交通短板、如何吸引留住顶尖研发人才、大科学装置要怎么建等等话题。
定位基础研究
期待20年后能比肩波士顿
为什么此时要建光明科学城?深圳市政协常委、光明政协副主席赵杰从行业角度剖析了原因,他说科学城跟工业区不一样,它主要聚焦基础科学研究、原始创新发明。
赵杰以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晶体管、集成电路为例,发明过程是基于贝尔实验室理论科学家研究新材料基础特性,本来是一项科学研究结果成果变成了芯片,推开了信息社会的大门,有了5G、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时代,因此基础科学的研究对于社会进步意义重大。
深圳政协常委、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则补充说,光明科学城对于中国或者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大手笔”,他说深圳经过40年改革开放,最缺少的是对可持续的支持,可持续的支持源头创新应该来自于基础研究,对于深圳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另外从战略角度来说,深圳的科学配置应该对标世界顶级城市。
深圳市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称,光明科学城动工后,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也将落户光明区,希望光明科学城在10- 20年时间内,能够建成比肩波士顿的一流国际科创中心。
补交通短板
“2+2+5”模式,仍需加强连接
在光明区规划一个99平方公里的科学城,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交通短板。
光明区政协委员、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局长宋成君表示,目前已经规划了轨道、城市道路网、公交网,光明有“2+2+5”模式。其中第一个“2”是两个高铁,广深港高铁和赣深高铁;第二个“2”是两个城际线,分别从福田和南山中心区开始,在光明科学城建枢纽站交会,分别通往增城和广州知识城。剩下的“5”则包括:地铁6号线明年5月28日全面通车;地铁13、18号线开往市中心;龙大高速力争年底动工;南光高速改造也提上日程;大外环从沿江到坪山,全长60公里,光明段占15公里。
尽管交通规划已经开始,但陈十一则表示,目前来看从西丽科技城到光明科学城,两地之间车程达到45分钟至一个小时,大大降低了科学交流之间的便捷度。樊建平则补充说,如果能够打通落马洲-河套片区、西丽科学城、光明科学城这三大科创中心的交通则能大大促进区域科技发展。
虽然目前在连接西丽、河套片区还有所不便,但樊建平也指出,在区位上光明科学城隔壁就是东莞,东莞也在布局重大装置,届时能跟光明科学城形成互动。另外,因为光明地处深圳关外因此住房价格也便宜些,对于年轻人来说还是有一定吸引力。
专家盼光明科学城
适合“坐冷板凳的科学家”
除了交通,另一个讨论点在于怎么建设大科学装置。陈十一就说,有了大科学装置,还要有国际一流的高校,使得科教能够结合,然后进一步吸引人才的到来,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要确定光明科学城的定位,将大科学装置的仪器跟定位相结合。
光明区政协常委、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无菌动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魏泓则说,光有大科学装置不行,每一个大科学装置都相当于一艘基础研究的航空部件,需要配备人才、技术、机制和管理,才能发挥好重大基础研究设施的作用。
在人才方面,全国人大代表、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洪为民指出,需要让光明科学城能够吸引国内外顶尖人才,现阶段可以借助大型科研设施来吸引香港甚至大湾区周边地区的科研人才,让他们可以共享共用这个设备。
魏泓补充说,他希望光明科学城里的科研工作者可以做三件事:一是基础研究;二是应用研发;三是教书育人。盼望能够诞生中山大学这样的国内科研实力雄厚的高校。深圳市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高级工程师夏俊说,希望这里交通设施完备、生活配套完善,能够让喜欢坐冷板凳科研人员专心从事研发,而又生活无忧无虑。
声音
光明区区长刘胜:
要建科学、城市、产业、生态
“四位一体”的新城区
在众多政协委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后,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刘胜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光明科学城从过去区域性规划变为国家战略性规划,现在的光明科学城要建集科学、城市、产业、生态四位一体的新城区。
刘胜透露,未来光明科学城的配置都会是一流的,要围绕科学公园建文体设施,包括今年要开工的深圳科技馆、综合性体育设施、书城等等。在中心区还规划了总长1.5公里的大型商业街,和现在的华强北一个长度。
另外,在教育医疗方面,刘胜说光明科学城布局了深圳最好的中医、西医医院,例如中山大学附七医院和深圳市中医院。在教育方面,还引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另外有两所香港高校正在选址中。
种种布局加起来,让过去单纯的搞成果转化、现代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延伸为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与现在深圳的产业优势结合在一起。总体来说打造一个更好的光明科学城。
- 热门楼盘
- 小编荐房
-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