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房产讯 6月19日,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指导,广东省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协会、深圳市城市更新开发企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19国际视野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更新高峰论坛于深圳启幕。来自日本、新加坡、粤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站在全球城市更新发展视角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机遇、本土创新之道和城市更新的未来趋向,共同展望新时代下的城市新生机。
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研究员张晓玲分享了“高密度城市的都市更新,来自香港的谜题、线索和启发”的主题演讲。
她指出,香港面临快速增长的人口,还有外来人口集聚的现象、老龄化、高密度等问题,而城市老化问题是香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目前有16000座私人的建筑已经超过30年,4000多座超过50年以上。
而为什么要进行城市更新?张晓玲认为城镇化过程中伴随着GDP的增长,城市更新也是这个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参与部分。整个亚洲也是处于正向的相伴而生的,城市化必然会带来经济增长,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张晓玲提到,城市更新更加基础的理解是对城市社会空间和经济利益进行再分配的动态重组过程,涉及多个利益群体,需要做的是结合政府的力量、社会的力量做到多元利益的平衡和社会公平,这直接考验着城市政府的智慧。香港的城市更新两个方面做得非常棒,第一个是公平补偿,第二个是公众参与。
论坛上,她以香港深水埗为案例,介绍了这个区域是怎样羽化成为一个相对不是那么贫民的地方。深水埗是香港最早发展的区域,但是出现了最老的建筑,筒楼、棺材房、笼屋在这个地方大量分布,低收入群体只能往这里聚集。在经济利益主导以及全球化思维的指导下,香港还是拆拆拆和建建建。而深水埗更新的三大关键区别,一是简化土地征集程序,二是有更多资源安置受影响的租户,在运作前五年个提供1000个公屋单位,三是增加了市建局重建项目的财政可行性。“深水埗在香港应该是奇妙的存在,深水埗必须要存在,没有深水埗的香港就不成为香港,广州和香港也有必要合理保存”,张晓玲说道。
- 热门楼盘
- 小编荐房
-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