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至2035年 新增城镇住房超200万套)
6月13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了《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8-2035年)》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向公众征询意见。草案提出,至2035年广州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000万人左右,比2018年末的人口规模增加约510万;新增城镇住房200万套以上,其中保障性住房占比要在8%以上;建成2000公里左右的轨道网络,相当于目前的4倍。
人口
草案:
2035年城市常住人口
控制在2000万人左右
广州的目标愿景是“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城市性质为: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文化中心,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要合理确定人口规模,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在2000万人左右,按照2500万左右管理服务人口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配套的住房方面,草案提出要完善住房保障供应,到2035年新增城镇住房200万套以上,租赁住房占新增住房供应量的比例不少于20%,保障性住房占全市新增住房供应的8%以上。
解读:
未来广州将力争延续目前
每年40万人口的净流入水平
根据广州市统计局数据,2018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约1490万人。对照草案的人口目标,意味着在未来到2035年内广州将增加常住人口500万左右,大约相当于年均增加人口30万-40万人。另据广州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近四年广州常住人口数量均保持稳增长,分别达到42.06万人、54.24万人、45.49万人和40.6万人,大致和草案预计的年均增长40万人口的水平相当,换句话说,草案的表述意味着,广州将争取将目前的人口净流入水平维持到2035年。
事实上,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近年来广州一直在采取改革政策吸引人才聚集落户。今年4月份广州出台实施《广州市引进人才入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将全日制本科、研究生人才以及专业技术资格人才入户的年龄限制分别放宽5岁,对社保的要求改为在广州市有参保记录即可,不仅简化了人才落户的流程,也放宽了落户标准。
对此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也表示,2035年2000万人的常住人口规模,意味着广州将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同时广州市域面积是7400平方公里,按照城镇建设用地是市域面积的1/3计算,广州城镇建设空间约为2500平方公里,目前已建设面积不到2000平方公里,还有约500平方公里的潜力可挖。综合人口流入和城镇建设用地潜力这两项,未来广州城市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依然有着强有力的支撑。
大湾区
草案:
加快广佛同城化、共建大湾区核心极点
草案表示,广州将构建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网络化空间格局,引领带动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新格局。在推动穗港澳深度合作方面,将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携手港澳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协同港澳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共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拓展港澳居民来穗就业创业空间、完善提升穗港澳对接沟通机制、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大平台。
此外,草案还提出要围绕广州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共建广州大都市圈。包括推动更高层次的广佛同城化、推动更高质量的广清一体化、提升与珠江口两岸城市合作水平、推进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合作发展。
对于广佛同城化草案也作了较为具体的部署,提出广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极点,建设广佛“1+ 4融合试验区”:即以广州南站为核心的广佛融合先导区,以及花都+三水、白云+里水、荔湾+桂城、南沙+大良容桂4个融合试验区。
解读:
广佛同城化实施路径被细化
在今年2月份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对广佛的要求是通过同城化作用形成大湾区内的极点,然后带领整个大湾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广佛同城化的意义被提升到了带动大湾区发展的层面,而本次草案在延续这一表述的同时又进一步进行了细化,提出了建设广佛“1+4融合试验区”的具体实施路径,而且进一步将广佛同城化和广清一体化相结合,提出了推动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发展。
南沙
草案:
南沙建成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创功能承载区
打造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加快建设为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的承载区。草案还提出建设穗深港、穗珠澳科技创新走廊,重点打造“三城一区多节点”的创新空间格局,而南都记者从规划图中发现,三城指的是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以及南沙科学城,一区则是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
解读:
南沙科学城纳入广深港澳科创走廊
“这说明了,广州把穗港澳合作的具体空间放在了南沙,南沙承担着广州对外开放门户的功能,代表了广州未来城市发展的希望。”胡刚表示。
他还认为,此次广州把最新规划建设的南沙科学城纳入到科创走廊也是草案的一个亮点。据了解,南沙科学城主要依托中科院,重点聚焦信息、生命、海洋等重点前沿科学领域,此外香港科技大学南沙分校也确定落户在南沙,这些都构成了南沙科技研发方面的重要优势。
产业布局
草案:
产业集群带将放在东翼、南翼、北翼
草案提出,要增强国际科技创新功能与网络。建设穗深港、穗珠澳科技创新走廊,重点打造“三城一区多节点”的创新空间格局;携手港澳,共建国家级大科学装置,谋划共建一流高校,聚集全球创新资源。同时,草案提出要促进制造业集聚集群发展,重点建设东翼、南翼、北翼三大产业集群带。
草案还提出要优化布局国际贸易会展,创建国际会展之都;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优化形成“一主一副多区”的金融与总部经济功能集聚区。
解读:
未来重大产业项目
将主要布局在东部和南部、北部
由于建设用地供应充足,目前黄埔、南沙、增城和花都四大区域是广州新增产业项目落地的主要首选地,而越秀天河荔湾等中心城区则聚焦于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较少产业项目落地。这一特点也在本次草案中得到延续和强化,制造业项目放东部、南部和北部,而中部则聚焦现代服务业这种产业布局未来将继续沿用。
由于人口跟着产业走,因此可以预计未来东部、南部和北部等产业聚集地肯定会成为就业聚集地,相应的对于保障房和商业住宅的需求也会较为集中,结合草案中对于住房保障的表述,上述地区也会是住房供应的主力地区。
交通
草案:
建设广深港高铁至广州站连接线
草案还提出要建设全球重要交通枢纽。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方面,至2035年国际及地区直达航线数达到190条,旅客吞吐量达1 .2亿- 1 .4亿人次;建设国际航运枢纽方面,至2035年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7 .5亿吨,邮轮年旅客量达300万人次;建设国际铁路枢纽,至2035年新增10条高铁,客运量达4亿人次。
草案提出要共建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重点推进广深港高铁至广州站连接线、广中珠澳高铁等建设;规划与佛山、东莞、清远、中山等周边城市地铁衔接通道。
在打造宜居城市方面,草案提出要建设更紧密的城际直连轨道、更高效的市域轨道快线、更高覆盖的城市轨道普线,建设多层级轨道网络。至2035年建成2000公里左右的轨道网络。
解读:
广深第二高铁有望联通广深机场
尽管草案中并未提及广深第二高铁,仅仅提到广深港高铁要通过广州站连接线进入市区,未来直通广州站,但南都记者发现草案的规划图中显示了广深第二高铁的走向:从深圳宝安机场到广州白云机场。这一走向也和此前铁总的设想相一致。
在去年年底时广州设计论坛的演讲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曾透露,目前各部门正在筹备广深第二高铁,预计会采用高速轻轨设计,最高时速在600公里以上,比广深港高铁目前350公里左右的时速还要高。广深第二高铁可以弥补当前线路速度上的不足,广深第二高铁投入运营后,现在从白云机场去深圳机场要一个多小时,以后最多只要20来分钟。
而在高铁进城方面,目前广深港高铁、广珠城际等中短途高铁、城际铁路的到发车站都为广州南站,但广州南站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以南20公里,旅客如果从中心城区坐地铁可能需要将近一个小时才能到广州南站。因此草案也明确广深港高铁未来将直通广州站,乘客进城也会更加方便。
节约用地
草案:
国土空间开发强度
不超过市域面积的1/3
草案提出,将按照陆海统筹原则,从生态功能、农业功能、城镇功能三方面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国土空间的底线是生态和农业空间不低于市域面积的2/3,极限是城镇建设空间不高于市域面积的1/3.
落实底线管控,优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把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
草案提出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按照数量保障、质量提升、生态增效等原则,对永久基本农田进行正向优化,在市层面划定14个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优先在集中区内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地块。
按照“规模刚性、布局弹性、集中集约、形态规整”的原则,市区联动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将城镇开发边界内划分为城镇集中建设区、城镇弹性发展区和特别用途区。
解读:
确保广州走的是高质量发展道路
胡刚表示,与以往的广州城市总体规划不同,本次草案基于国家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制定,因此强调了城市边界控制,将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严控在市域面积的30%以内,确定生态和农业空间不低于市域面积的2/3.
另外,草案还明确底线管控,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上述规定有助于广州兼顾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城市防灾
草案:
未来市区至少能
应对50年一遇暴雨
统筹山水林田湖海系统保护与治理,“以水定城、量水而行”,协调水城关系,加强水系保护与管控,优化北蓄、中疏、南排的水网分洪泄洪体系,实现调蓄平衡,备蓄缓冲、功能符合,至20 35年全市水面率达到10 .2%.
稳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确保水域调蓄空间。到2035年,主城区、南沙城市中心区域将能有效应对不低于50年一遇暴雨,番禺南部城区、花都城区、增城城区、从化城区及新建区域能有效应对不低于30年一遇暴雨。主城区防洪(潮)标准达到200年一遇,南沙副中心和番禺南部城区主要外江堤防达到200年一遇,主要城镇和重要堤围达到50~100年一遇。
解读:
台风和暴雨导致的内涝将缓解
去年超强台风“山竹”给广州带来的江水倒灌,不仅使得江边的隧道和道路被淹,不少小区地下车库也被江水倒灌引发险情,而沙面、洛溪岛等地势较低的区域甚至有整体被淹的风险。除了台风之外,夏季的暴雨也经常使得广州市区发生内涝,对于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来说,频频被内涝所害显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草案对此也提出了系统性的治理措施,通过蓄水、疏解和强排等多种办法多管齐下,目前广州市已经在每年的重点城建项目建设计划中专列防洪排涝专项,通过增加强排站、加强防洪堤坝等措施来缓解内涝影响,争取逐步缓解内涝的影响。
文化传承
草案:
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复兴古代、近代中轴线,持续推动六脉渠等历史水系修复,营造城郭和骑楼文化景观带,活化提升民俗风情区,擦亮城市文化地标,推进历史城区有序疏解。实施“最广州”历史文化步径,串联一批最能反映广州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最能展示广州传统风貌的建筑、街道、街区,讲好广州故事、展示广州魅力。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彩,传承历史文化根脉,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解读: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力度将继续加大
近年来广州不断加强历史文化的保护力度,已经先后公布了多条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另外还公布了全市历史建筑的名录,已经初步建立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此外,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时来到了有百年历史的恩宁路永庆坊,鼓励广州把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和保护结合起来,让城市留下记忆,给市民留住乡愁。
因此草案也继续提出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未来还将复兴古代、近代中轴线,持续推动六脉渠等历史水系修复。
生态保护
草案:
分类保护14个海岛
建设海洋生态岛链
按照“北部提升、中部优化和南部增量”的方向,推进生态公益林和水源涵养林精准提升,森林进城围城,沿海沿江防护林完善,到2035年森林覆盖率不低于42.3%.
强化海陆统筹,实施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岸带综合管理,到2035年海洋保护区面积不少于10平方公里,大陆自然岸线保有长度不少于7公里,分类保护14个海岛,建设海洋生态岛链。
广州发展
三步走
2025年
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建设全面上新水平,实现老城焕发新活力,建成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文化交往强市,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进一步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
2035年
建成国际大都市,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城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生态环境、文化交往达到国际一流城市水平。
2050年
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成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绿色低碳的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