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深圳房产 > 正文

粤港澳大湾区9市入户门槛降低 户籍改革逐步深入

0
分享至

(原标题:粤港澳大湾区9市入户门槛不断降低 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深入)

“学历人才入户放宽5岁,应届毕业生入户流程再简化,开辟产业集聚人才入户新渠道……”1月11日下午,广州放宽入户门槛的消息一出,随即引发了一轮大城市放宽落户条件的讨论。

按照全新的“1+1+3”入户政策体系,广州在引进人才入户、积分入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诸如广州不再将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前置条件,学士、硕士、博士等学历类人才入户年龄也将比之前放宽5岁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到,除广州外,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佛山、江门等地也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入户政策,重点围绕取消积分入户、人才入户优先办理简化流程等方面。截至目前,东莞、珠海、中山、江门、肇庆等地已相继取消积分入户,广州、珠海等城市也宣布取消计划生育前置条件。

“春江水暖鸭先知,人口流入大省已经逐渐将落户政策的重点从‘人才’转向了‘人口’,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受访专家表示,不少城市未来势必要调整当前的落户政策,而粤港澳大湾区9市大幅降低入户门槛,或将掀起新一轮的人才战略竞争。

落户门槛频降

落户政策逐渐放宽,是广州2019年户籍新政传达出的最明显信号。

备受外界关注的是,广州本轮户籍新政在年龄、学历和积分入户方面的限制都有所放松。诸如对引进人才入户的年龄限制放宽了5岁,学士、硕士和博士分别从35、40、45周岁调整为40、45、50周岁。

广州对于紧扣经济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也制定了“引进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目录”,同时还在积分入户方面作了很大的调整,从往年社保积分的模式,变成了综合积分,可以让更多的人受惠。

在积分入户专家、户口网创始人余梁看来,如上调整将大大促进广州市人口发展、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相互适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9市(除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外)的落户政策后发现,近年来城市的总体落户门槛趋于降低,尤其表现在学历和积分制度的不断调整上。

在全国首创积分入户政策的广东,已开始陆续取消积分入户政策。

江门市从今年1月1日起,取消积分制入户和投资入户,但仍保留购房入户的规定。?同时,将子女投靠父母或随迁入户由未成年子女放宽至未婚子女,并规定已婚子女可以投靠父母入户的具体情形;原籍非本市的大中专(含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可先入户再就业。

2016年7月,东莞市提出要实施“两个五年”政策,即参加城镇社会保险满5年且办理居住证满5年可入户东莞,这也宣告了当地积分入户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2017年,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通告称,从2017年起停止执行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政策,此前积分入户相关通知及配套文件同时废止。而珠海取消积分入户政策一出,中山市、江门市与佛山市都相继加入取消积分入户制度大军。

“改革是大势,但急不得”

缘何落户门槛频频降低?

在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看来,落户门槛降低背后的关键在于对人口的重视。随着西南和中部城市的经济崛起,以珠三角为代表的东南部在吸引劳动力方面的优势逐渐弱化。

在胡刚看来,取消积分入户政策已成大势所趋。“积分入户政策颁布之初是为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但如今这一功能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反而在与广深等城市竞争中提高了门槛,越来越成为障碍。”

实际上,城市落户门槛不断降低,在中央政策层面也早有迹象。

2018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称,2018年将落实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落地步伐,2018年要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

在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看来,这意味着农村人口流向大城市将成为必然,这是由城市化规律决定的。因为城市规模越大,它的规模经济就越好,分工效率就更高,所以就业机会也越多。而当前的户籍制度在人口流动过程中起到了消极作用。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前主任徐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通过户籍制度来设置原有居民和新流入的居民不公平的制度待遇,不是现代化的治理城市的模式,中国要迈向现代化,这种模式必须要抛弃。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周天勇也持同样观点。他曾撰文指出,“人口流动将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如果人口流动受到制度方面的阻碍,将造成国民经济的损失。”他建议尽快改革阻碍人口和劳动力流动的户籍制度。

在胡刚看来,户籍制度改革已经是大势,但户籍制度的改变涉及国计民生,政策变化未必能够一步做到,“因此急不得,必须慢慢微调”。

“最根本的还要看城市背后的公共服务能力大小。”胡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当前很多城市实施的居住证制度,实际就是一种对户籍制度的“微调”,很多没有本地户籍的人照样可以享受入学、社保等公共福利。

受访专家表示,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还要看城市背后的公共服务承载能力。董玉整表示,如果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足够强,拥有居住证同样可以享受公共福利。

而在胡刚看来,推动户籍改革要慎之又慎,避免造成人口过度涌入公共服务资源多的一线城市。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32岁男子把58岁妈妈锁在家里,一起洗澡睡觉,出门要用绳子牵着

32岁男子把58岁妈妈锁在家里,一起洗澡睡觉,出门要用绳子牵着

牛锅巴小钒
2025-05-04 18:00:24
新款丰田汉兰达:卓越品质,再续

新款丰田汉兰达:卓越品质,再续

啊珍日常vlog
2025-05-11 21:08:37
随着森林狼2-1领先勇士,掘金2-1,尼克斯2-1,季后赛4强基本确定

随着森林狼2-1领先勇士,掘金2-1,尼克斯2-1,季后赛4强基本确定

球场没跑道
2025-05-11 11:40:48
上下游老新河堤被指高度不同现“豁口”,洪水冲垮村民祖屋;当地回应:是百年不遇天灾

上下游老新河堤被指高度不同现“豁口”,洪水冲垮村民祖屋;当地回应:是百年不遇天灾

大风新闻
2025-05-11 19:06:59
空地一体、三层覆盖!巴基斯坦反击战主力都是中国装备!

空地一体、三层覆盖!巴基斯坦反击战主力都是中国装备!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5-05-10 20:42:33
16GB+512GB!新机官宣:5月20日,正式开售

16GB+512GB!新机官宣:5月20日,正式开售

T科技衍生
2025-05-11 00:16:24
网友澳门赌场狂输1400万,开过寺院当过高僧,今疾病缠身讨饭为生

网友澳门赌场狂输1400万,开过寺院当过高僧,今疾病缠身讨饭为生

北纬的咖啡豆
2025-05-06 19:30:03
已证实!他被打死

已证实!他被打死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5-10 13:06:55
大S具俊晔与周杰伦聚餐,周董晒原始照片,大S身材臃肿脸也垮掉

大S具俊晔与周杰伦聚餐,周董晒原始照片,大S身材臃肿脸也垮掉

小椰的奶奶
2025-05-11 00:25:39
A股:大家要做好准备!明天(5月12日),很可能要迎来大级别行情

A股:大家要做好准备!明天(5月12日),很可能要迎来大级别行情

财经大拿
2025-05-11 03:40:03
徐静雨:库明加在场就是第一天赋怪 无耻&纯废物教练科尔一直DNP

徐静雨:库明加在场就是第一天赋怪 无耻&纯废物教练科尔一直DNP

直播吧
2025-05-11 11:44:06
数据出来了,不必高估特朗普关税战的影响

数据出来了,不必高估特朗普关税战的影响

道哥道金融
2025-05-11 17:55:03
湖媒认为三J是下一个浓眉:模拟6换2方案组新双核 为詹皇博总冠军

湖媒认为三J是下一个浓眉:模拟6换2方案组新双核 为詹皇博总冠军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05-11 20:56:21
贷款18.43万只拿到2万,“职业背债人”获刑!

贷款18.43万只拿到2万,“职业背债人”获刑!

环球网资讯
2025-05-11 16:49:11
北京一家4S店发生火灾,1人死亡!

北京一家4S店发生火灾,1人死亡!

美丽大北京
2025-05-10 22:38:43
山大齐鲁医院丑闻,又是协和院士主编……

山大齐鲁医院丑闻,又是协和院士主编……

不正确
2025-05-10 12:14:39
双色球今日内部泄密数据

双色球今日内部泄密数据

奇趣双乐社
2025-05-11 11:29:07
几百万人被饿死!这场噩梦终于有人拍出来了!

几百万人被饿死!这场噩梦终于有人拍出来了!

电影分享会
2025-05-04 11:06:39
“青岛行人相撞案”现场视频公布,法院道歉:法官描述事实不准确、表述不当

“青岛行人相撞案”现场视频公布,法院道歉:法官描述事实不准确、表述不当

新京报
2025-05-10 20:53:09
过了五十岁,突然顿悟,余生最好活法,不是多存钱,是做好三件事

过了五十岁,突然顿悟,余生最好活法,不是多存钱,是做好三件事

烟台秀姐
2025-05-11 13:58:37
2025-05-11 22:32:49

深圳房产

多个公寓5折甩货:75万拿下一套小户型

编辑推荐楼盘

头条要闻

两名连襟骑手先后猝死 软件显示生前3天每日工作超11小时

头条要闻

两名连襟骑手先后猝死 软件显示生前3天每日工作超11小时

财经要闻

重庆一家人把755亿巨债留给了股民

体育要闻

分手7年之后,汉堡终于原谅了德甲

娱乐要闻

陈晓东吐槽权志龙演唱会 说实话遭围攻

科技要闻

首款折叠屏iPhone,有新消息!

汽车要闻

空间表现是优势 极狐T1将于5月底正式亮相发布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旅游
本地
教育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整洁宽敞 黑白木色拼接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闻

非遗里的河南|汴梁鸢舞千年韵!宋室风筝藏多少绝活

教育要闻

同学们家长们!大专生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逆袭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