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深圳房产 > 正文

为什么说“楼市拖累经济”是个误区?

0
分享至

(原标题:为什么说“楼市拖累经济”是个误区?)

导读:地产的拉动效应减弱了。这是较长一段时期内,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正常现象,各市场主体必须适应之。

到12月份,四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大致可以看出来了。比如,近日看到某经济学家发表文章说,预计四季度GDP增幅为6.5%。进而预计2018年全年增幅为6.6%。也有一些机构预测四季度GDP增幅为6.6%,全年预计为6.7%。主流经济学家的预测差不多都是这类区间。

然后因为到年底,免不了还要预测一下明年的GDP。我看到的一些经济学家和机构,提到比较多的数字是6.3%。或者围绕这个数字,上浮0.2,下浮0.1。

这很正常。但前述经济学家作出这种预测时,还特地加上一句表示前提的话,“受房地产的拖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是因为受房地产下行的拖累,预测四季度GDP才只有6.5%,全年才只有6.6%;要不是房地产拖累,肯定要比它高。

我必须明确地说,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是严重的误区。

指责房地产拖累经济的专家们,内心里有一个顽固的认知,即,房地产应该继续大幅拉动经济增长。

房地产业有着漫长的产业链。稍稍关注房地产发展史的朋友就会知道,过往20年,尤其是2004年以来,房地产在整个经济和社会生活起到了任何行业都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此前我写过,除去直接的卖地收入外(2018年前十月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超4.7万亿元,同比增长32.1%),与房产、土地直接和间接的税费收入也都是其他行业难以望其项背的。

关于房地产究竟能拉动GDP几个百分点,这些年我没有看到过严谨的实证研究文章,只好再搬出很多年前的一个报告。至少10年以前,中国住宅及房地产研究会(后来并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曾发布过一份研究课题报告,称房地产直接和间接拉动GDP约2.5个百分点。其实那个时候的房地产市场启动没多久,远没有后来那么火,以此推导,后来它对经济的贡献应该更高一些。这也是房地产曾经被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原因。

无论你对房地产是爱也好恨也好,它都矗立在那里,不可忽视。都说生活习惯对个人的影响难以抹除,有些地方之所以形成所谓土地财政的依赖症,恐怕不比它轻。10多年过去,以至于有一些机构和专家的心里,经济是离不开房地产的。

我们承认房地产对经济有很重要的带动作用,并不等于说,房地产必须一直对经济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否则专家们就不答应。我这么说,一点儿也没冤枉个别专家。且不说更早了,大约是2014年11月,就有某位特别关注房地产的教授写了万言建议书,要求国家放松调控,救房地产,就是救经济,甚至上升为高到吓人的高度。

后来的情况大家都看到了,2015年,2016年,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直到2016年10月中央和各地出台一系列更加严厉的调控政策(限购限贷限售限价)。很难说2015-2016年的楼市大涨,是该教授呼吁救市的结果,但几乎所有主流经济学家都同意,那个时候房地产不需要救,也不应该救。

我之所以拿出这则旧事来说,就是由于开头提到的那个“房地产拖累经济”的观点,传播开来,极易误导大家凭空生出不切实际的幻想。且不说,“拖累经济”是个很宏大的罪名——都是你的错,让经济加速下行——单单它的本义就让人会联想,假如经济继续下行,比如到6%,是不是又要祭出房地产?

不是我的发明,多年前就有多位知名专家说过,靠房地产拉动经济,是一种落后的增长方式。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我看来,无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追求高质量发展,都必须摒弃以房地产驱动GDP的增长方式。

正如专家们所说,近两年,高层对经济增长放缓的容忍度在提高。这与十九大报告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一致的。与此相关,从这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公报看,中央已不再主动将房地产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手段。

比如7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有朋友说,为什么10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没有提及房地产?我个人认为,这是因为中央对房地产的基调没有改变,坚持既有政策,保持稳定即可。

就因为“房地产拖累经济”背后隐含着旧的惯性思维和伺机而出的动力,所以非较这个真不可。有朋友会问,如果换个词该怎么说?最多是说,房地产的拉动效应减弱了。这是较长一段时期内,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正常现象,各市场主体必须适应之。

在临近年底时强调这一点,也是提醒有些朋友,不要再用楼市黄金时代的眼睛来看待新阶段的房地产市场。期待来年全面放松房地产调控、房价拉升的想法还是尽早扬弃比较好。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邓小平复出,萧劲光让他警惕2个人,邓公心领神会:我知道怎么做

邓小平复出,萧劲光让他警惕2个人,邓公心领神会:我知道怎么做

南书房
2023-03-27 23:33:31
江青看了汪东兴送来的材料,写道:华国锋的职位是她向主席推荐的

江青看了汪东兴送来的材料,写道:华国锋的职位是她向主席推荐的

红星龙历史
2023-03-27 19:57:36
杉杉再临生死劫,神秘人周继青或成关键角色

杉杉再临生死劫,神秘人周继青或成关键角色

老枪财经
2023-03-25 23:09:51
赖昌星案发后感叹:如果“二哥”没出事,谁敢动我试试!二哥是谁

赖昌星案发后感叹:如果“二哥”没出事,谁敢动我试试!二哥是谁

听瑾瑜说
2023-03-24 18:04:37
中央新一轮严查开始了,5类人的“好日子”到头了,农民们叫好

中央新一轮严查开始了,5类人的“好日子”到头了,农民们叫好

财经万子婳
2023-03-27 11:05:02
你死我活的博弈,中国反攻刚开始,美国就被逼得乱打王八拳

你死我活的博弈,中国反攻刚开始,美国就被逼得乱打王八拳

强国新武器
2023-03-27 14:32:21
大妈清晨在公园与大爷舌吻,双眼紧闭主动迎合,面红耳赤神情陶醉

大妈清晨在公园与大爷舌吻,双眼紧闭主动迎合,面红耳赤神情陶醉

培大看众生
2023-03-25 12:54:25
在2023年,我国养老金超过1万元的有多少人?怎样才能领取呢?

在2023年,我国养老金超过1万元的有多少人?怎样才能领取呢?

暖心人社
2023-03-27 00:24:08
叶剑英象激怒的雄狮,剑眉倒立,威风凛凛,惊得江青等人呆若木鸡

叶剑英象激怒的雄狮,剑眉倒立,威风凛凛,惊得江青等人呆若木鸡

历史的云朵
2023-03-27 20:03:02
煮米饭,只用清水是外行,多加2样,米饭香软不发黏,颗颗饱满

煮米饭,只用清水是外行,多加2样,米饭香软不发黏,颗颗饱满

硬核菜谱
2023-03-25 21:42:37
付豪完成续约,但不是与辽宁男篮,球迷非常伤心

付豪完成续约,但不是与辽宁男篮,球迷非常伤心

篮坛酷侃
2023-03-27 18:53:55
绝不向中国妥协!宁愿关闭工厂裁员9000人,也不肯向我国合作

绝不向中国妥协!宁愿关闭工厂裁员9000人,也不肯向我国合作

谭祖亮科技
2023-03-26 02:48:30
尘埃落定,孙继海被带走调查?名记点名,涉及青训留洋,金额千万

尘埃落定,孙继海被带走调查?名记点名,涉及青训留洋,金额千万

文史故事
2023-03-27 18:07:57
中国小伙去塞尔维亚旅游,街边买了瓶水被老板拉住:不卖给中国人

中国小伙去塞尔维亚旅游,街边买了瓶水被老板拉住:不卖给中国人

衣鸣玉动物谈
2023-03-27 19:10:53
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为何反俄抗俄用尽全力,根源在这里

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为何反俄抗俄用尽全力,根源在这里

凡事一定有办法13119
2023-03-23 12:57:57
刚刚中纪委遇硬茬?深圳炫富女爷爷是越战立功老兵,赚的钱很干净

刚刚中纪委遇硬茬?深圳炫富女爷爷是越战立功老兵,赚的钱很干净

然然在盘军事
2023-03-28 02:44:13
坑了瑞信还是被瑞信坑了?沙特国家银行董事长宣布辞职

坑了瑞信还是被瑞信坑了?沙特国家银行董事长宣布辞职

财联社
2023-03-27 18:04:23
汪小菲帅气回应败诉:会继续上诉!并晒票据,大s要无地自容了

汪小菲帅气回应败诉:会继续上诉!并晒票据,大s要无地自容了

偶像说
2023-03-27 20:29:20
惊!辽宁一名女士居然将自助餐店内的观赏甲鱼直接煮来吃

惊!辽宁一名女士居然将自助餐店内的观赏甲鱼直接煮来吃

小诸葛拜仁主席霍内斯
2023-03-27 20:31:46
曹德旺谈AI:不能解决吃饭问题,大家都去研究,都会饿死

曹德旺谈AI:不能解决吃饭问题,大家都去研究,都会饿死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3-27 11:56:18
2023-03-28 05:00:49

深圳房产

公积金新政成各地促楼市标配

编辑推荐楼盘

头条要闻

美国田纳西州一学校发生枪击事件 已致7人死亡

头条要闻

美国田纳西州一学校发生枪击事件 已致7人死亡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马卡报:巴萨高层告知法蒂父亲无意出售该球员,希望让其平静

娱乐要闻

刘浩存近照变精致认不出 被质疑整容

科技要闻

马云现身杭州云谷学校,工作人员:行程很短暂

汽车要闻

B+级豪华风尚轿车 红旗H6预售19.48万元起

态度原创

时尚
家居
旅游
手机
亲子

这对明星CP分手十年还能相遇 不结婚等啥呢?

家居要闻

绿植点缀极简之家,回归本真纯粹

旅游要闻

内蒙古鄂尔多斯18个著名旅游景点

手机要闻

从造车到造手机,或售7000元的蔚来手机能成吗?

亲子要闻

继肥胖、近视之后,脊柱侧弯已成危害我国儿童的第三大疾病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