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深圳房产 > 正文

积极囤钱谨慎囤地 房企进入“过冬模式”

0
分享至

(原标题:积极囤钱谨慎囤地 房企进入“过冬模式”)

销售增速持续放缓

房企年底虽然积极推盘,但仍然无法改变销售增速放缓的态势。

从克而瑞发布的数据来看,11月百强房企销售金额达8953亿元,同比增长24.5%,但同比增速较10月下降7.5个百分点。今年下半年以来,百强房企销售金额同比增速从7月开始一路下滑。

虽然11月百强房企销售金额环比增长9%,结束了10月环比增速下滑局面,但民生证券指出,这主要源于年末房企项目大量入市,积极推盘,预计12月推盘速度将较11月持平,百强房企销售金额环比增速仍然堪忧。

去化率不及预期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房企依靠加大供应博年底业绩反弹的希望。中金公司对10个重点城市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11月累计推盘量同比增长45%,销售去化率却较10月下降6个百分点至65%,降至历史底部水平。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预计,11月和12月百城新建住宅库存有继续攀升的可能性。这样的库存走势可能倒逼房企主动降价以加快可售项目的去化速度,从而最终完成年度销售目标。

不过,克而瑞表示,2018年百强房企中有近半数提出了年度销售目标,而截至11月末,虽有近10家房企提前完成全年任务,但由于年末市场仍然低迷,企业新推项目去化率普遍不及预期,不少企业难以完成全年目标。

“像万科、碧桂园等龙头房企现在都不提销售目标,未来它们更多的是追求高质量增长。不过,仍有很多房企把销售增长放在第一位,这几年发展比较激进,增长目标动辄50%以上。对它们来说,年底压力非常大。”北京某中型房企负责人说。

“过冬模式”开启

销售增速持续放缓,迫使房企不得不开源节流,开启“过冬模式”:一方面,11月以来,各大房企纷纷加大融资力度;另一方面,房企拿地愈发谨慎。

11月以来,房企掀起新一轮融资高潮:保利地产100亿元永续中期票据获批,碧桂园计划发行可换股债集资10亿美元,恒大增发10亿美元优先票据,华夏幸福发行80亿公司债……粗略统计,不考虑IPO,11月房企融资金额已突破千亿元大关。

融资成本不容小觑,很多房企融资成本在10%上下。比如,10月31日,恒大宣布发行总额达18亿美元优先票据,其中5年期票据利率高达13.75%。弘阳地产发行的上市以来首笔债券年利率达13.5%。

相对而言,国企在融资方面更加从容。某北京房地产国企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国资委要求我们降低负债率,所以我们融资不是很紧迫,负债率在78%左右,融资成本在5.3%上下。融资渠道既有美元债、公司债,永续债,还有成本较低的保险融资。”

拿地方面,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9月-11月,25家房地产行业龙头房企合计拿地金额分别为767亿元、720亿元、394亿元,连续3个月低于1000亿元,最近4年来首次出现这种情况。2018年之前,龙头房企拿地金额每月都在1200亿元-2000亿元之间。

“虽然当下一二线城市土地供应明显增加,但积极参与土地市场的大部分是国企。目前,地块大部分有各种配套要求,限价限售等政策使得龙头房企在一二线城市土地招拍挂市场拿地积极性锐减。”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同时,万科等龙头房企的拿地模式发生变化。比如,继10月耗资32.34亿元拿下华夏幸福多个地产项目公司80%的股权后,11月万科又以3.55亿元摘得嘉凯城旗下4个地产项目公司100%股权和1个地产项目公司75%股权。

调控出台频率降低

度过惨淡的11月,房企在12月迎来年终决战,但在多重压力下,前景不容乐观。

“后续市场将逐渐进入供应加量周期。之前支撑整体市场上涨的三线城市楼市最近出现上涨乏力现象,热点一二线城市也出现全面降温。在偿债压力加大、项目去化放缓背景下,房企或选择以价换量来保证资金周转和销售目标。”张大伟认为。

唯一的好消息是调控政策措施出台的频率降低。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合计调控次数高达410次,同比增长超过80%。即便10月有国庆小长假影响,但调控次数仍高达24次,但11月调控次数下降到20次。

张大伟认为,11月调控次数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楼市上涨速度明显放缓;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各地调控政策的执行非常严格,调控政策继续加码的空间不大。

华创证券认为,目前调控政策已见成效,政策难有进一步从紧的必要,同时经济遭遇下行压力,保持稳定或更为关键。

不过,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楼市调控政策短期放松的可能性非常小。

在招商证券看来,目前房地产政策是“交谊舞步”节奏:政策边际随宏观经济下行而持续改善,但难有针对行业的全局性放松政策。行业政策跟随经济变化和行业节奏微调,可谓“你进一步,我退一步”。短期行政调控措施难以马上退出、长效机制难以快速推出是当前主要特点。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当下的经济形势:你看清楚了吗?

当下的经济形势:你看清楚了吗?

路花经济分析
2023-06-10 09:51:20
1983年杨勇离世后,杨尚昆在治丧会议上,公开宣读两个特殊的安排

1983年杨勇离世后,杨尚昆在治丧会议上,公开宣读两个特殊的安排

大兴文史
2023-06-09 16:49:52
瑞典首相发表讲话,首次公开提及个人与中国的关系

瑞典首相发表讲话,首次公开提及个人与中国的关系

最瑞典
2023-06-10 15:03:28
韩媒关注:他们“悄悄访问了中国”

韩媒关注:他们“悄悄访问了中国”

环球时报新闻
2023-06-09 17:48:59
同学聚会花18万,有人不想AA,班长怒吼:谁不出钱今后就不是同学

同学聚会花18万,有人不想AA,班长怒吼:谁不出钱今后就不是同学

张洵情感
2023-06-10 14:52:54
何猷君奚梦瑶合体现身,夫妻俩全程牵手不撒开,四太何超欣也来了

何猷君奚梦瑶合体现身,夫妻俩全程牵手不撒开,四太何超欣也来了

扒虾侃娱
2023-06-10 21:53:42
48岁失足女邀20岁大学生性交易20分钟没结束怒报警:害我少接5单

48岁失足女邀20岁大学生性交易20分钟没结束怒报警:害我少接5单

历史求知所
2023-06-10 08:00:21
突然!他又宣布辞职了

突然!他又宣布辞职了

荆楚网
2023-06-10 11:29:36
或将同步展开行动:拖走坐滩仁爱礁破旧军舰、收回中业岛领土主权

或将同步展开行动:拖走坐滩仁爱礁破旧军舰、收回中业岛领土主权

停哥二院
2023-06-09 18:33:29
吉利汽车:公司人民币柜台将于6月19日生效

吉利汽车:公司人民币柜台将于6月19日生效

界面新闻
2023-06-08 17:21:23
96%的股民都被A股击败了

96%的股民都被A股击败了

小羊理财
2023-06-10 20:59:48
深圳大学:对不起,暨南大学!我才是广东第三高校

深圳大学:对不起,暨南大学!我才是广东第三高校

辰辰子民
2023-06-10 07:20:09
浙江一女子以1800元与一男子交易,事后觉得吃亏,于是要求加钱!

浙江一女子以1800元与一男子交易,事后觉得吃亏,于是要求加钱!

Mz传媒
2023-06-10 18:49:47
事情要反转?国企胡总与原配早已感情破裂分居多年,与董正常交往

事情要反转?国企胡总与原配早已感情破裂分居多年,与董正常交往

医者真言
2023-06-08 10:51:27
75岁大爷娶28岁保姆,每晚折腾不休,半年后累垮,儿子大骂不要脸

75岁大爷娶28岁保姆,每晚折腾不休,半年后累垮,儿子大骂不要脸

爱意随风起呀
2023-05-12 23:51:30
注意!新血糖标准已公布,不再是3.9-6.1!

注意!新血糖标准已公布,不再是3.9-6.1!

医微客
2023-06-07 16:47:09
林志玲儿子正脸首曝!膝盖淤青、小腹突出,命理师预言“满头绿”

林志玲儿子正脸首曝!膝盖淤青、小腹突出,命理师预言“满头绿”

畅聊娱乐瓜
2023-06-08 15:37:57
北大女生因“非处”被男友凌辱致死,最新进展来了...

北大女生因“非处”被男友凌辱致死,最新进展来了...

蒋三观
2023-06-09 14:30:57
神秘圈子往事——近代一次妖类大肆潜入人间事件

神秘圈子往事——近代一次妖类大肆潜入人间事件

灵异社区
2023-06-09 11:21:01
社评:《华尔街日报》为何沦为“造谣中国专业户”

社评:《华尔街日报》为何沦为“造谣中国专业户”

环球网资讯
2023-06-09 23:45:19
2023-06-11 01:02:44

深圳房产

深圳城中村统租风波追踪:片瓦遮头,不需要五颜

编辑推荐楼盘

头条要闻

上海一小区居民回家要走"独木桥":污水恶臭 有人摔伤

头条要闻

上海一小区居民回家要走"独木桥":污水恶臭 有人摔伤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天下第一的约基奇,他有机会赢得更多

娱乐要闻

《变形金刚7》全片5个白人角色4个是丑角

科技要闻

微软与 OpenAI,远没有看起来「亲密无间」

汽车要闻

一辆“假”SUV 竟是超跑玩家的终极归宿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时尚
游戏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高考结束后,这些考后事项非常重要,请转给考生和家长

艺术要闻

邀全国高考生免费看展!遇见博物馆推出5城5馆大型公益活动

众影星亮相上海国际电影节 最大惊喜令观众感动

LOL官方也忍不住参团了!

军事要闻

俄方:乌军豹式坦克等装备在反攻中被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