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深圳房产 > 正文

上海10月份地产开发贷款年内首次回落

0
分享至

(原标题:上海10月份地产开发贷款年内首次回落)

持续的调控政策显效,楼市已经全面降温!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开工、土地购置面积、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到位资金等多个指标增速全面回落。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各指标增速回落符合预期,全国楼市入秋,未来楼市将进入“零增长区间”。

先来看一下主要指标数据:

投资指标: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9325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1687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3%,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19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3%,增速比1-9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

销售指标:1-10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331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增速比1-9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15914亿元,增长12.5%,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

资金指标: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35636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19727亿元,下降5.2%;利用外资80亿元,下降35.6%;自筹资金45512亿元,增长10.8%;定金及预收款44942亿元,增长16.3%;个人按揭贷款19408亿元,下降0.9%。

楼市三大降温信号出现

楼市降温直接反映在销售数据上,1-10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2%,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连续第2个月增速回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12.5%,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连续第3个月增速回落。

“销售面积指标是一个重要的先行指标。”上海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指标增速从2016年4月达到本轮周期高点后一直回落,今年5月-7月有所反弹,此后又持续回落,目前已经接近零增长,预计年底该指标增速会在零以下,出现同比负增长。

投资指标增速也持续回落。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7%,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连续第3个月回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16.3%,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15.3%,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连续第2个月回落。

“土地购置面积和新开工面积是滞后指标,其中,土地购置面积高位盘整,涨幅持续收窄,主要是因为土地市场遇冷。土地购置面积和新开工面积的增幅回落,带动整体开发投资增速回落。”杨红旭说。

不仅销售和投资指标增速回落,资金指标增速在连续3个月提高后也开始回落。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35636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房企到位资金增速(7.7%)小于开发投资增速(9.7%),意味着房企回笼资金和融资增长慢,花钱速度快,如果这个差距持续存在,房企资金将持续趋紧。”杨红旭说。

10月份上海房地产开发贷款年内首次回落

14日下午,央行上海总部发布了《2018年10月份上海市货币信贷运行情况》(以下简称《运行情况》)。《运行情况》中提到,房地产开发贷款减少:

10月份,上海市本外币房地产开发贷款减少14亿元,为今年以来首次回落,同比少减14.12亿元。

按贷款用途分,本外币房产开发贷款增加10.94亿元,其中住房开发贷款和商业用房开发贷款分别增加11.91亿元和减少1.15亿元,同比分别多增25.64亿元和少减19.68亿元;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增加6.28亿元,同比多增0.85亿元。

《运行情况》显示,10月份,上海个人住房贷款增速持续下降:

市新增个人本外币贷款149.38亿元,同比少增83.44亿元,其中个人本外币消费贷款增加105.28亿元,同比少增112.69亿元。按结构分,本外币个人住房贷款增加53.18亿元,环比和同比分别少增13.34亿元和7.58亿元,当月增速3.9%,环比和同比分别回落0.1个和13.7个百分点;本外币个人汽车贷款增加33.62亿元,同比少增86.44亿元。楼市最晚明年底见底

一位国内前十强房企高管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各指标增速回落符合此前预期,未来楼市将进入“零增长区间”,即房地产主要指标在正负3%以内,少数指标在5%左右。

他补充道,“从数据来看,银行按揭贷款和开发贷款都已在负增长区间,定金和预收款、自筹资金还在两位数的增长,但这是因为房企提高了首付比例、加大了融资,才弥补了银行资金来源的不足,目前房企到位资金仅有7.7%的增长,预计年底前还会回落到‘零增长区间’的。钱不会变得更多,房企投资也会回落,预计土地购置面积增速和新开工面积增速还会回落。”

“从销售面积先行指标及投资、资金等指标看,全国楼市入秋,已经逼近冬天,而东部主要城市特别是一二线城市,房价下跌,楼市已经入冬。”杨红旭说。

不过,上述房企高管则认为,未来楼市不会有火爆的盛夏,也不会有寒冷的冬天,只是比过去想象的要冷,这种冷还要延续一段时间。他预计,最早在明年春节后,随着基建投资的启动,楼市会缓慢恢复,最晚到明年底市场见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难得君
2025-10-29 19:26:55
长治郭某刚案李圣律师曝关键:14人在场,竟无人看清申某刺人!

长治郭某刚案李圣律师曝关键:14人在场,竟无人看清申某刺人!

石辰搞笑日常
2025-11-19 10:03:57
恋情实锤?霍启山携女星娜然出席弟弟婚礼,二人全程形影不离

恋情实锤?霍启山携女星娜然出席弟弟婚礼,二人全程形影不离

观察鉴娱
2025-11-19 09:03:56
阿里开始严查午休

阿里开始严查午休

蚂蚁大喇叭
2025-11-17 09:56:58
古天乐回应“不用智能手机”传闻

古天乐回应“不用智能手机”传闻

大象新闻
2025-11-16 13:34:13
日本公布舰用电磁炮最新进度 射速超过6马赫

日本公布舰用电磁炮最新进度 射速超过6马赫

鱼莫语
2025-11-18 08:39:44
泰国王后这一跪,这才是顶级外交,她拜的不是佛,是两国的情谊

泰国王后这一跪,这才是顶级外交,她拜的不是佛,是两国的情谊

老塕是个手艺人
2025-11-19 04:03:13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品茗谈史论世事
2025-11-19 07:07:27
关于供应链转移这事,有业内网友说出了这些细节

关于供应链转移这事,有业内网友说出了这些细节

清晖有墨
2025-11-18 13:29:54
茅台董事长回应:茅台价格下跌,与年轻人无关。并新建850家直营

茅台董事长回应:茅台价格下跌,与年轻人无关。并新建850家直营

生活新鲜市
2025-11-19 01:01:03
日本驻华使馆警告在华日本人,中方回应

日本驻华使馆警告在华日本人,中方回应

澎湃新闻
2025-11-18 16:55:03
李连杰风波后再发声,动作奇怪口音都变了,外媒披露基因疗法

李连杰风波后再发声,动作奇怪口音都变了,外媒披露基因疗法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17 13:59:26
中央定调,延退落地!1970至1975年生男性,能申请提前退休多久?

中央定调,延退落地!1970至1975年生男性,能申请提前退休多久?

王五说说看
2025-11-14 07:07:13
“行走的50万!”老师讲抗战被家长举报:我女儿可是中日混血!

“行走的50万!”老师讲抗战被家长举报:我女儿可是中日混血!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17 18:04:10
最能干活的那批人回来了 孟婆汤的质量越来越差了

最能干活的那批人回来了 孟婆汤的质量越来越差了

夜深爱杂谈
2025-11-18 21:23:05
向华为全额支付115亿,买下10%股份!2600亿的老牌车企,正式狂飙

向华为全额支付115亿,买下10%股份!2600亿的老牌车企,正式狂飙

毒sir财经
2025-11-18 23:26:58
80后已经有1100万人提前下车了。

80后已经有1100万人提前下车了。

爱吃糖的猫cat
2025-11-16 18:27:38
杨毅爆料:巴黎奥运会时,队内没人盼着樊振东夺冠

杨毅爆料:巴黎奥运会时,队内没人盼着樊振东夺冠

花心电影
2025-11-18 09:43:41
爱泼斯坦邮件再爆大瓜!特朗普给克林顿吹过箫,二人私下照片被扒

爱泼斯坦邮件再爆大瓜!特朗普给克林顿吹过箫,二人私下照片被扒

派大星纪录片
2025-11-18 16:24:36
民进党当局声称将向全台每户发送“全民国防手册”,国台办答澎湃

民进党当局声称将向全台每户发送“全民国防手册”,国台办答澎湃

澎湃新闻
2025-11-19 10:54:34
2025-11-19 11:32:49

深圳房产

多个公寓5折甩货:75万拿下一套小户型

编辑推荐楼盘

头条要闻

女子被男友辱骂殴打后持刀刺胸口自杀 法院:男友无罪

头条要闻

女子被男友辱骂殴打后持刀刺胸口自杀 法院:男友无罪

财经要闻

黄金税改两周,水贝低价神话终结?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又反转!曝喻恩泰出轨美女律师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脱胎换骨的优秀底盘Get 新款享界S9动态驾驶体验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时尚
本地
亲子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教育要闻

县环卫所只招博士引质疑!可以“不拒博士”,不该“只招博士”

拍照不用露脸也很美!4个心机pose学起来,朋友圈狂收赞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亲子要闻

我到底哪里做错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