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深圳房产 > 正文

央行报告重申居民购房杠杆率 个人购房违规加杠杆求解

0
分享至

(原标题:央行报告重申居民购房杠杆率 个人购房违规加杠杆求解)

央行报告重申居民购房杠杆率 个人购房违规加杠杆求解

导读

今年10月19日,上海银监局一天之内连开15张罚单,农业银行、渣打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等13家金融机构的分支行或信用卡中心,均因涉嫌个人消费贷款违规发放和挪用被责令整改。

根据央行11月初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2017年住户部门消费贷款同比增幅为25.8%,这项数据的玄机在于,一方面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速降至22.2%,另一方面则是短期消费贷款同比增速狂飙至37.9%。央行称,部分购房者利用消费贷等产品规避首付比的限制。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部分购房者通过挪用消费贷为购房加杠杆,加剧了家庭债务危机,而银行已经盯上此类行为,实操中,在贷后会多穿透几层看是否流向房地产。

消费贷助长个人购房负债

央行报告显示,2017年末,我国住户部门债务余额40.5万亿元,同比增长21.4%,较2008年增长7.1倍。其中2017年消费贷款余额为31.5万亿元,同比增25.8%,包含中长期消费贷款中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1.9万亿元,同比增22.2%,增速比上年末回落14.5个百分点;而短期消费贷款余额为6.8万亿元,同比剧增37.9%。

央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居民短期消费贷规模已超过2017年全年,为8.2万亿元。

央行报告认为,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下降,主要是因为房价上涨过快导致。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北京上海等城市量价齐跌。而央行也指出,短期消费贷款增长异常,2017年1月余额同比增速为19.9%,至同年10月,则上升至40.9%,其中有部分原因在于部分购房者利用消费贷等产品规避首付比的限制。

多位上海近两年的购房者表示,使用消费贷加大杠杆购房后,短期内偿债压力更大,加上房价维持平稳甚至下探,近期无法出手,只能被高位套牢。有购房者表示,为了维持现有生活水平,选择换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但并不是人人如此幸运。

“回想起来,卡在上海认房又认贷的政策之前再度‘上车’,不知是福是祸。”深陷房贷断供危机的刘军(化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刘军是一家上海知名私募公司的投资经理,早在2014年在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公园附近购买了一处“老破小”住宅,花费一百多万元。到2016年底,眼见上海楼市水涨船高,将其以三百多万元的价格出售。同时他瞄准了一套价格为1300多万元、想要紧急出售的住宅,觉得这个价格已经低于市场平均价,便倾尽手中流动资金加上向银行借的60万消费贷款买房,首付比例为35%。此后,上海楼市调控加码,要求市内无住房但有住房贷款记录的居民家庭申请商业贷款,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也不得低于70%,即“认房又认贷”,那时刘军还暗自庆幸自己未雨绸缪,置换的正是时候。

然而房价的趋势并没达到他的预期,而资本市场行情低迷导致收入水平下降,刘军才发现高估了自己的还款能力,每个月5万元的房贷也迫使其频频向亲戚朋友借钱救急,生活水准急剧下降。

这样的故事在上海屡见不鲜,居民违规加杠杆导致住户部门杠杆率高企。央行报告称,2008年末,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为17.9%,至2017年末已经达到49.0%,10年间上升31.1个百分点。从区域分布来看,上海的杠杆率最高,达到65.5%(详情见图)。

银行强化贷后追踪

央行报告建议,鼓励金融机构加快推进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同时加强风险管理,严厉打击挪用消费贷款、违规透支信用卡等行为。

在去年原银监会新闻发布会上,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也着重强调过要严查挪用消费贷款,提及美国次贷危机有一个很重要的教训,就是对没有能力偿还贷款的人发放贷款,推高居民杠杆率,要防止这样的倾向。

今年10月19日,上海银监局一天之内连开15张罚单,农业银行、渣打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等13家金融机构的分支行或信用卡中心,均因涉嫌个人消费贷款违规发放和挪用被责令整改,并处以合计1040万元的罚款,另有两名涉事从业人员受到警告处罚。

一位华东银监部门人士介绍,为了杜绝挪用消费贷流入楼市,监管部门一向要求银行加强消费贷贷后管理,比如执行放款后的跟踪检查,并收集发放依据、支付依据。

问责之下,银行也有所警惕。一位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行长表示,消费贷审核今年以来有所收紧,特别是在贷款用途的合规性审核方面,监控交易对象和银行流水,有些银行也会要求已经发放贷款的客户再补交消费证明材料,方便日后核对。同样的,在消费贷之外,针对有些客户挪用经营贷用以首付,即便客户的银行流水是流向非房地产公司的账户,也会将流水多穿透几层,并要求提供合同发票,一旦发现异常,可要求提前收回贷款。

购房者切身感受到了消费贷的收紧。一位上海的购房者表示,其信贷员称,如果房贷通过初审等待放款期间,申请消费贷款,会影响到征信信息变化,银行可能要重新评估借款人是否符合条件,有可能会不放房贷,这也是出于杜绝买房加杠杆的考虑。

去年开始,已经有银行陆续对信用卡在房地产类商户消费进行了额度限制。比如平安银行信用卡在境内房地产类商户进行交易时,单月交易金额不可超过3万元,全年累计不可超过10万元。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动真格”了,全国700万人,财产统一清查,家人也会受到牵连

“动真格”了,全国700万人,财产统一清查,家人也会受到牵连

吃西瓜看电影
2023-03-28 07:31:50
仁爱礁震撼一幕:中国两艘4000吨巨舰“把门”,菲律宾这次真急了

仁爱礁震撼一幕:中国两艘4000吨巨舰“把门”,菲律宾这次真急了

环球参考
2023-03-28 15:23:48
朱德写信反映江青的问题,毛主席大发雷霆,下令:立刻撵出政治局

朱德写信反映江青的问题,毛主席大发雷霆,下令:立刻撵出政治局

元哥说历史
2023-03-25 01:24:02
陈戌源父子立功!李铁案获突破,蔡振华去向出炉,范志毅真机智

陈戌源父子立功!李铁案获突破,蔡振华去向出炉,范志毅真机智

鳄鱼的分享
2023-03-28 20:15:59
69岁港星街头摆摊卖货,一生未婚,曾被骗500万,穷困潦倒很可怜!

69岁港星街头摆摊卖货,一生未婚,曾被骗500万,穷困潦倒很可怜!

心墙小评
2023-03-28 11:18:48
2023年房地产大局已定,央妈终于放出大招,这3类人幸福了

2023年房地产大局已定,央妈终于放出大招,这3类人幸福了

水大叔
2023-03-28 23:28:43
“中国技术不会对任何一个国家封锁” 中科院曾毅发言引掌声

“中国技术不会对任何一个国家封锁” 中科院曾毅发言引掌声

新京报
2023-03-27 22:28:07
96台海危机时,我们就准备往日本打核弹,现在更不怕日韩威胁!

96台海危机时,我们就准备往日本打核弹,现在更不怕日韩威胁!

然然在盘军事
2023-03-27 21:03:31
国产剧最离谱的地方,就是有人离职,就会拿个大纸盒子

国产剧最离谱的地方,就是有人离职,就会拿个大纸盒子

宗先生的家
2023-03-14 15:40:30
上海一小区禁止租户停放非机动车,租户无奈到隔壁小区停车,业委会称“不得已”

上海一小区禁止租户停放非机动车,租户无奈到隔壁小区停车,业委会称“不得已”

极目新闻
2023-03-28 22:56:43
27国对白俄下最后通牒,敢部署核武就制裁!俄罗斯:没人怕他们!

27国对白俄下最后通牒,敢部署核武就制裁!俄罗斯:没人怕他们!

田柳 Talk
2023-03-28 14:42:43
限制会员下单次数?山姆回应:大宗采购可联系门店、App

限制会员下单次数?山姆回应:大宗采购可联系门店、App

北京商报
2023-03-28 17:18:13
地球出事了?中国深圳突现“神秘鬼市”,学者:时代的象征

地球出事了?中国深圳突现“神秘鬼市”,学者:时代的象征

言季同说动物
2023-03-28 11:02:00
甘比带孩子体验摘草莓,一家人阔气打扮很吸睛,刘銮雄并没现身

甘比带孩子体验摘草莓,一家人阔气打扮很吸睛,刘銮雄并没现身

九叔爱说电影
2023-03-28 14:30:24
太打脸!都美竹虚荣心作祟混入中国时装周,主办方怒斥其私自进场

太打脸!都美竹虚荣心作祟混入中国时装周,主办方怒斥其私自进场

盖饭娱乐官方号
2023-03-28 17:02:56
如何看待阿里这次组织架构调整削弱中台的内容

如何看待阿里这次组织架构调整削弱中台的内容

六木先生
2023-03-28 22:53:05
2023年的第一次降准,对房价有多大的影响?

2023年的第一次降准,对房价有多大的影响?

有事问彭叔
2023-03-20 21:36:50
格林:湖人一旦进季后赛,就将对西部构成严重威胁

格林:湖人一旦进季后赛,就将对西部构成严重威胁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3-03-29 09:16:08
南海动真格了:中国9舰围堵3艘美舰,现场热血沸腾,我军绝对优势

南海动真格了:中国9舰围堵3艘美舰,现场热血沸腾,我军绝对优势

双马尾班长
2023-03-27 00:04:53
卖出去,再免签,一来一回赚了1200万!巴萨这波交易太牛了

卖出去,再免签,一来一回赚了1200万!巴萨这波交易太牛了

体育信息观察员
2023-03-28 17:23:26
2023-03-29 09:40:49

深圳房产

公积金新政成各地促楼市标配

编辑推荐楼盘

头条要闻

以色列爆发史上最大规模抗议 总理儿子:美国是幕后黑手

头条要闻

以色列爆发史上最大规模抗议 总理儿子:美国是幕后黑手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国家队100球里程碑!梅西成南美第一人

娱乐要闻

从巩俐到刘浩存,张艺谋审美降级了?

科技要闻

马云刚刚回国,阿里就彻底变天了

汽车要闻

领克09用户可升级 LYNK OS N实现全场景交互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时尚
手机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重拾最初的热爱!见证村BA冠军的诞生!

艺术要闻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十年:香港艺术生态圈中的一环

跟对家或前妻同台,哪个更尴尬?

手机要闻

Redmi Note 12 Turbo发布:1999元起 推哈利波特定制版

军事要闻

美军空中加油机也搞大象漫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