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莲花山顶“中国第一厕”被拆引热议)
▲ 原公厕照片。该建筑设计曾登上国际知名杂志,为深圳市代表性建筑之一。
新公厕建筑效果图,市民可在门口欣赏自然风光。
11月1日,一篇有关深圳莲花山顶公共厕所的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文中提及,该公厕的设计曾登上国际知名杂志,而该建筑却在今年8月被拆除,实在可惜。
市城管局回应称,原厕太小,且已运行16年,拆除后在原址扩建的新厕比原厕要大10余倍,且请知名设计师设计,今年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原厕与山顶风景融为一体
记者11月2日上午来到莲花山公园山顶,发现原来的公厕已被拆除,工地上工人正在施工。一位保安告诉记者,原来的厕所不够用,现在要建设更大更好看的。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该公共厕所于200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当时该建筑设计理念新颖清新,风格契合自然环境,通风顺畅,市民方便即可欣赏鹏城美景,由此受到众多市民游客赞誉。
据了解,原厕由雅本建筑设计事务所费晓华设计,是当时由中国人设计建造的唯一刊登于国际知名专业杂志的厕所建筑,于2004年3月刊登于美国权威专业杂志《Architectural Record》;此外,国内的专业核心期刊《建筑学报》,也将该作品收编于2003年3月刊;费晓华在文中称之为“中国第一厕”。文章发出后,不少市民表达了自身的看法。网民“资小姐”认为,公厕巧妙的设计以及与自然的融合甚至可以比肩美国的流水别墅,经常给朋友介绍,太可惜了。
旧公厕太小不堪重负
随着深圳人口和游客的剧增,面积仅为76平方米的厕所已不堪重负,急需扩大规模。2016年,受莲花山公园管理处(以下简称“管理处”)邀请,费晓华免费为公厕提供改扩建方案。费晓华提供的两种设计思路并未被管理处采纳。据统计,2017年莲花山公园年游客量达至千万人次,节假日期间山顶广场的游客量超过2万人次。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原设计的厕位数量过少(女厕厕位4个,男厕厕位4个、小便斗6个),公厕门口常常出现大排长龙的现象。原公厕也未设置母婴室和第三卫生间,不能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在深圳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下,钢结构外表生锈,天花板、底板渗水严重。并且,化粪池设置在厕所正下方,异味较难散去。工作人员强调,公园管理处对山顶公厕连年修缮,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新公厕扩大10余倍
增添多项人性化设施
市城管局11月2日回应称,2017年,深圳市城管局开展“公厕革命”,借鉴日本、新加坡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编制了《深圳市高品质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标准》。按照该标准设计要求,公共厕所的男女厕位比例应适当,公共厕所应设母婴室、第三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工具房等功能空间。莲花山山顶高峰期游客常突破2万人,公厕门口常常出现大排长龙的现象,造成方便时极不方便。
市城管局工作人员透露,新公厕准备在原址上扩建,还会借鉴原公厕的设计理念和风格,总面积950平方米,包括男女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母婴室、第三卫生间和多功能休息长廊,男厕布置有16个厕位(含小便斗),女厕布置有25个厕位,将会极大提高游客高峰期的公厕服务能力。此外,新公厕还将增加多项便民设施。设有助老设施和折叠婴儿座椅、空置提示灯、自动售卖机、手机充电插座等便民设施。游客方便结束可在观景台上欣赏风景。目前,莲花山公园山顶公厕已移交市建筑工务署负责建设,预计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城管局工作人员表示,今后将按照高标准管理和维护,为市民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 热门楼盘
- 小编荐房
-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