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深圳房产 > 正文

广州:单合同之下 首付降了楼价就会涨?且打个问号

0
分享至

(原标题:单合同之下,首付降了楼价就会涨?且打个问号!)

单合同之下 首付降了楼价就会涨?且打个问号!

上周末,白云某盘,人气和平常差不多

沉寂许久的广州楼市在上周末被一颗“重磅炸弹”搅得热闹非凡,广州住建委“官宣”直指已被诟病许久的双合同问题——“优化住宅预售和网签价,严禁开发商拆分价格报备”。

羊城晚报记者在接下来的几天踩盘、调查中发现:该信息发布后,从本周一开始,陆续有盘开始恢复单合同,又或者承诺以单合同方式计价,不少楼盘的首付应声降几十万甚至近百万元之多。

随之,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来了:房价会怎么样?难道真如这几天的地产中介所说马上要调整?是动真格,还是说说而已?

记者调查: 九成楼盘价格保持平稳

广州住建委消息发布当夜,最兴奋的莫过于一直活跃于第一线的地产经纪和销售人员了,不少市民都收到电话或微信,意思大致都相似,那就是执行单合同首付降了,赶紧来买,不然就要涨价了。

就楼价会不会应声上涨这个问题,羊城晚报记者踩盘后发现,九成楼盘并没有立即调价的举动。现在,不少楼盘已恢复单合同或承诺可先按单合同计价,下定金后,如果签约时按非单合同执行可以退定。从销售人员给出的价格看,与10月上旬相比并无明显上涨。

在花都某盘,羊城派记者看了一套97平方米的三房单位,以单合同计价,首付72万元。在10月初,售楼现场是以拆分购房款和装修款计价,当时的首付要115万元,也就是说,现在买家首付可以少给43万元。其单价与国庆期间相比并无变化。

在黄埔某盘,上周末还推出10套特价单位,一位地产经纪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其实,增城、从化早在两三个月前已基本恢复单合同,也没见楼价涨起来。

当然,也有楼盘出现微妙变化,增城、花都和南沙都有盘在上周末闭门谢客,声称进行盘点,具体价格走势尚待观察。也有小部分楼盘收回国庆期间的折扣和优惠,不过,这不排除开发商正在常规调整营销节奏,和政府颁布的严管措施并无直接关系。

来自合富研究院的广州市场动态跟踪发现,总体来看,政策修订对市场影响不大,供需双方理性面对:大多数发展商都采取稳价销售策略,而大部分楼盘的客户来访量与平时周末相当,人气未见明显上升。

看清周期规律,

如今政策仍扼楼价“七寸”

从楼市的周期性运行规律看,这十年共出现过三次触底反弹的谷底,分别为2008年、2011年和2014年,谷底出现,政策松绑也随之而来,比如减息、解除限购等。

虽然,从本轮调控政策的执行效果看,取消拆分合同,首付确实是降了,但楼价并未松动。分区施策,既要保持房价稳定,又要遏止市场乱象,是执行层面的调整,并不影响供求关系,也未改变调控基调,如果解读为“救市”并不恰当。

所以,楼市并没有出现触底反弹的政策基础,“楼价的七寸”仍被紧紧扼住,购房者要警惕过度解读。

信息繁杂,买家如何自保?楼价走势如何?现在是否适合入手?……

市场分化下如何购房? 多看、少听、多比较!

单合同之下 首付降了楼价就会涨?且打个问号!

本周一,花都某盘,政策“刺激”并没有带来人气上升,仍然是门庭冷落车马稀

问题来了,在楼市仍在深度下调的当下,现在是否适合入手?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用一句话回答,因为房地产是个性化很强的市场。区域不同、楼盘不同、开发商不一样,实施的价格策略都完全不同。

总体来说,在楼市深度下调的周期里,有一个规律,那就是供应量小、去货压力小的区域楼价会表现为僵持、分化,涨价降价皆有之;相对来说,供应量大、去货压力大的区域才会出现整体降价。

从目前广州的供应格局看,中心区短期内楼价会大概率保持僵持状态。合富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对比10月初与7月初的广州楼市库存情况,与外围区域相比,中心区的库存和去化周期是下降的,其中天河区的库存量减少最明显,所以,中心区楼价下调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郊区则相反,从10月初的库存情况看,南沙、花都、增城的库存量都很大。就算是卖得最好的增城,从7月初的刚过150万平方米,如今也上涨到近250万平方米,所以,就算是有“利好”,也带动不了如此大的库存消化压力,因此购房者尽可安心选房。

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板块的大概率分析,具体到某个路段或某个楼盘,表现又不一样了。比如市中心虽然整体楼价牛气,但是荔湾的原芳村板块,由于目前库存高达86万平方米,消化压力不小,发展商要涨价也很有压力。增城虽然整体库存量大,但是有些楼盘“跑得快好世界”,在9月份已成功出货,所以不排除近期会小幅涨价。

当下的市场,分化会逐步拉大——“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对于购房者来说,没有统一的应对法则,只有多看、少听、多比较才是真理。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骑行圈50岁大叔与20多岁姑娘开撕!这些圈子有多乱,颠覆你的认知

骑行圈50岁大叔与20多岁姑娘开撕!这些圈子有多乱,颠覆你的认知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0 13:13:33
10日最新:我总领事“砍掉肮脏脑袋”言论发酵后,日本的抗议来了

10日最新:我总领事“砍掉肮脏脑袋”言论发酵后,日本的抗议来了

消失的电波
2025-11-10 17:24:57
王楚钦全运会首秀就登热搜!4-1晋级秀倒地爆冲 世界第一人气爆棚

王楚钦全运会首秀就登热搜!4-1晋级秀倒地爆冲 世界第一人气爆棚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10 21:24:15
女子发现男友脖子“草莓印”及暧昧聊天后悔婚,一审判女方返还17万元彩礼

女子发现男友脖子“草莓印”及暧昧聊天后悔婚,一审判女方返还17万元彩礼

红星新闻
2025-11-10 21:18:13
湖南女医生出轨17分钟视频:别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她的贞操

湖南女医生出轨17分钟视频:别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她的贞操

娜乌和西卡
2025-11-10 13:50:19
福建舰入列效果立竿见影!联合国安理会现名场面,美国学会了含蓄

福建舰入列效果立竿见影!联合国安理会现名场面,美国学会了含蓄

大又元
2025-11-10 12:27:37
“只要我不是被遗弃的,深圳多套房已为父母兄弟姐妹准备好”,7岁被卖的40岁女子寻亲,还拿出一套房悬赏寻线索

“只要我不是被遗弃的,深圳多套房已为父母兄弟姐妹准备好”,7岁被卖的40岁女子寻亲,还拿出一套房悬赏寻线索

极目新闻
2025-11-10 16:31:30
梅西闪现诺坎普!巴萨高层集体懵了:完全不知情 他咋混进去的?

梅西闪现诺坎普!巴萨高层集体懵了:完全不知情 他咋混进去的?

风过乡
2025-11-10 19:57:13
认真刷完曾医生和祖院长的视频,谁看了不说一句窒息?

认真刷完曾医生和祖院长的视频,谁看了不说一句窒息?

诗意世界
2025-11-10 18:51:56
8人“倒戈”,美国史上最长“停摆”有望结束?众议院民主党人:这是“投降”

8人“倒戈”,美国史上最长“停摆”有望结束?众议院民主党人:这是“投降”

红星新闻
2025-11-10 19:18:22
演都不演了?李连杰、洪金宝变化突出,疑“血液净化”,牵连成龙

演都不演了?李连杰、洪金宝变化突出,疑“血液净化”,牵连成龙

白面书誏
2025-11-10 17:15:40
出水108.96℃!江苏新发现地热资源

出水108.96℃!江苏新发现地热资源

新浪财经
2025-11-10 17:57:30
买了66台苹果手机总价50多万!男子放在平台出租,如今租金拿不到,手机也要不回来

买了66台苹果手机总价50多万!男子放在平台出租,如今租金拿不到,手机也要不回来

潇湘晨报
2025-11-09 22:27:27
每体:巴萨对梅西重返诺坎普不知情,不清楚他是如何进入的

每体:巴萨对梅西重返诺坎普不知情,不清楚他是如何进入的

懂球帝
2025-11-10 19:42:06
霍震霆看全运会开幕式,霍启山坐在叔叔旁边,看嫂子出场鼓掌喝彩

霍震霆看全运会开幕式,霍启山坐在叔叔旁边,看嫂子出场鼓掌喝彩

杨仔述
2025-11-10 15:44:14
银行批量直售房产,释放了什么信号?

银行批量直售房产,释放了什么信号?

阿离家居
2025-11-10 02:08:20
36岁大二学生唐尚珺组建团队直播带货,当事人:只是个课余兼职,选品自己会先试用

36岁大二学生唐尚珺组建团队直播带货,当事人:只是个课余兼职,选品自己会先试用

极目新闻
2025-11-10 21:51:09
致7死27伤,河北燕郊较大燃气爆燃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致7死27伤,河北燕郊较大燃气爆燃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界面新闻
2025-11-10 18:43:24
油箱见底了!打完这个赛季,可能退役的七位球星

油箱见底了!打完这个赛季,可能退役的七位球星

球毛鬼胎
2025-11-10 18:50:33
买完美国玉米,中方公布外汇储备,特朗普设鸿门宴,摆了中国一道

买完美国玉米,中方公布外汇储备,特朗普设鸿门宴,摆了中国一道

策略述
2025-11-10 14:47:19
2025-11-10 22:20:49

深圳房产

多个公寓5折甩货:75万拿下一套小户型

编辑推荐楼盘

头条要闻

绝味鸭脖的"标价套路":半斤鸭舌89元 俩鱿鱼卖人28元

头条要闻

绝味鸭脖的"标价套路":半斤鸭舌89元 俩鱿鱼卖人28元

财经要闻

促进民间投资,国办最新发声!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艺术要闻

“隶书之冠”刘炳森:楷书艺术之美惊艳四座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伊姐周日热推:电视剧《声渊》;电视剧《绝境通缉令》......

教育要闻

现在的教育是如何做到让家长、老师和学生感觉都不满意的?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