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天桥,能否将“便民”进行到底?)
从后海地铁站出来的上班族人流通过滨海大道上的人行天桥。
灯不亮,彩田路上的人行天桥内黑压压一片。
下雨天,外卖员推车小心翼翼地下天桥。
还记得那个要排队20分钟才能通过的人行天桥吗?6月7日,晶报刊发文章《除了清凉,暴雨还给深圳带来什么》,对该人行天桥“堵人”现象进行了详细报道。近日,晶报记者回访该人行天桥发现,受市民诟病的天桥出入口障碍已被疏通,拥堵现象得到缓解,却又出现新的问题。在深圳,还有多少人行天桥也亟待变得更加便民、亲民?晶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繁忙天桥能否多个遮阳棚
一个多月前的暴雨天,在深圳A8音乐大厦旁、横跨滨海大道的人行天桥上演了罕见的“堵人”一幕——数百名持伞上班族排着队穿梭在人行天桥上,有人花了20分钟才通过天桥,差点上班迟到。这一幕被网友“顿悟书生”用照片记录了下来。记者当时了解到,天桥出入口的位置被围板拦住,共享单车在桥下乱停放,是导致天桥“拥堵”的主要原因。如今,这些拦路障碍都被一一清理。
“分流口打开后的确缓解了过桥人流的压力,但也同时导致一个问题,就是易思博和A8两个停车场出入口有大量的行人走过,有很多上班族玩手机不看路,存在安全隐患。”网友“顿悟书生”猜测,管理处之前关闭该路口就是想减少这样的安全隐患。
7月12日早高峰时段,晶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上班族密密麻麻地在天桥上移动。“之前设有地下通道,现在施工的原因导致这个通道关闭了,但为了上班要过马路的人,后来就弄了这个天桥让大家通过。”A8音乐大厦的保安陈先生说。记者留意到,天桥前后两三百米内都没有人行斑马线,这座天桥是大多从后海地铁站出来的上班族的必经之路。
“就算从后海的地铁口出来后不认得路,只要随着人流,就能来到这个天桥。”在易思博大厦上班的银小姐撑着伞,急匆匆地在天桥上行走。她向记者抱怨天桥没有遮阳棚,话还没说完,穿着高跟鞋的脚就被地上的“坑”崴了一下。记者留意到,天桥上的部分瓷砖已经脱落,留下一个个“坑”。
在深圳,没有遮阳棚的天桥并不少,位于深南中路上海宾馆附近繁华地段的中航天桥就是一个,这座天桥常年饱经日晒雨淋,人流量很大。记者行走发现,天桥一些部位已经显得陈旧,路面瓷砖也出现了裂痕甚至脱落的现象。市民陈小姐表示,这座天桥翻修过,但经过常年日晒雨淋,又出现了新的破损。“附近的红绿灯要走很久才有,地下通道转来转去的也比较麻烦,所以推车上天桥会比较方便。”在上海宾馆附近上班的刘小姐认为,天桥路面经常暴晒,加上地处商圈,人流量较大,设置遮阳棚很有必要。
带电梯的天桥,为啥还不方便
位于南山区南海大道的海雅人行天桥,是深圳首座设有残疾人升降电梯的人行天桥,启用于2006年。为方便市民出行,天桥设计有2部升降电梯和2部上行扶手扶梯。在海雅百货上班的营业员李小姐表示,海雅人行天桥十分方便,但由于垂直电梯使用的时间太久,在日晒雨淋之下,垂直电梯不仅外观陈旧,电梯井里的部分设备也已经生锈得厉害,每次搭乘电梯时,都有些心惊胆战。
在以钢化玻璃为主体的垂直电梯内,记者可以看到电梯导轨等设备表面有被腐蚀、老化生锈的痕迹。“现在我只有提重物的时候才会选择坐升降梯,就怕哪天它坏了。”李小姐表示,在海雅百货上班的几年内,该垂直电梯已经有过几次故障。
她还表示,垂直电梯旁的扶手电梯,一遇到下雨天就会被关停。在雨季较长的深圳,手扶电梯经常无法使用。在人流量密集的时段,李小姐只好选择步行上天桥。她曾看到有市民在雨天不慎滑倒,看起来有点危险。
李小姐建议,是否可以像香港那样,在天桥的手扶电梯上方及侧面加设挡雨棚,防止雨水灌入扶手扶梯,雨天时扶手电梯也可正常使用,真正做到方便市民出行。
“玻璃天桥”,颜值高?
颜值高的天桥往往给人以好感,但有些设计却让人难以理解。“这天桥设计得怎么这么奇怪?好像一个焖锅。”来深圳探亲的詹女士,在经过位于滨河大道联合广场前的人行天桥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晶报记者走上天桥发现,一块块四边形玻璃拼接在桥面两侧,形成了两道五六十米长的“玻璃墙”,挡住了风。走到这一段,记者开始感觉到闷热感,稍微停留几分钟便大汗淋漓。
市民周先生常常经过这座天桥,在他看来,这些玻璃的存在是多此一举,“桥面上已经安装了护栏,如果说玻璃是为了安全防护,不免有些重复浪费,如果说是为了好看,那我只能说,这种半封闭的空间并不会带给行人舒适感。”
无独有偶,位于福中路与彩田路十字路口附近的人行天桥也有着相似的设计。该天桥横跨彩田路,桥梁两侧与顶盖相连,采用钢材结合绘有图案的玻璃包裹,只有细微的空隙通风。“这座桥堪称是夏热冬凉的‘典范’。”市民吴先生调侃称。
晶报记者7月11日晚发现,该天桥内安装的电灯全都没亮,因为受到玻璃和钢材包裹的影响,桥上黑压压一片,容易有摔跤的危险。
专家说法
天桥难走自行车
可建独立骑行系统
人行天桥要怎样设计才算便民亲民?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杨镇源表示,目前建造人行天桥还缺乏技术规范和统一标准。有关部门要建立起对天桥设计和使用标准。这一标准,不是要限制设计的创造力,而是对其具体使用提出要求,比如是否需要配置电梯、自行车道,或者规定桥面宽度的最低要求等。此外,后期管理也不能落下,有关单位还是要对天桥的日常维护和使用进行定期监管,才能让人行天桥真正发挥出它的便民作用。
最近,杨镇源参与了一些天桥设计,他发现,“现在有很多人骑共享单车,车骑到天桥底下,一些人不愿意或是不容易推上去,就会导致共享单车在天桥下停了一堆。”杨镇源坦言,要在人行天桥上建成专属自行车的坡道,将会占据极大的空间。假设要建一个能让行人轻松骑车到达顶端的斜坡,坡度要达到1:20,也就是5米高的天桥需修建100米长的坡道,这对场地空间要求极高,实施起来难度不小。
但是,慢行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杨镇源建议,可借鉴厦门空中自行车道的设计规划,利用高架桥下部空间形成一个独立的骑行系统,方便市民一路骑行。
此外,香港的巨大行人天桥网络同样可以作为深圳建设人行天桥学习的代表。杨镇源表示,目前福田中心区也在做这样的尝试,将很快建设二层步行连廊系统,“不是单纯地建设一两座过街天桥,而是将多个天桥连成一个体系,这需要有一个完备的系统。”
晶报记者 陈雯莉 姚慧苹 林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