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深圳房产 > 正文

调查:六成人愿返乡置业 是什么让“漂一族”买房

0
分享至

(原标题:调查:六成人愿返乡置业 是什么让“漂一族”买房)

【编者按】

他乡虽好,但却不是久居之所,历经外面的繁华也是要回家生活。对于“漂一族”来说,在外挣钱,回家买房,这是很多人的想法,而且每年都在发生。然而,这事在2018年春节似乎来得有点不一样。

在过年返乡购房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属于投资需求,或至少含有投资成分。比如,看到一二线城市过去两年房价大涨,于是推理家乡三四五线城市的房价也将同样大涨;比如,大城市房价太高买不起,因担心手中打工积存的辛苦钱会贬值,于是想在老家城市里买房保值。其中各有各的置业“故事”,且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新春走基层为您带来返乡购房者的“酸甜苦辣”。

【正文】

“这些年,听到最多的就是,村里人都在买房。邻居家儿子和儿媳在昆山买了房;隔壁大哥在苏州买了房;还有一大部分人分别在市里、县里和镇上买了房;村北头姓陈的都搬走了,只有一家没有在外面买房;南头咱老李家搬了大半了。”这是打工作家李若在《春节返乡笔记》里的描述。

的确,在外打工的“村里人”有了钱,最想做的事少不了买房。在安居客发布的《2017~2018返乡置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受访人群中有返乡置业意愿的人占59%。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份习俗,还附加了买房这个选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买房,或是为了成家

从开始一个人默默打拼,到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再到可能面临的3口甚至5口之家,买房成家就成了迫切的需要。当大城市的房价无法触及,回乡置业便成了打工族的重要选项。

《报告》显示,在返乡置业人群中,一半以上年龄超过30岁;单身人群只有19%。打工一族中,80%来自三四线城市及周边城镇,但近七成都在一二线城市工作。

对于这近六成有返乡置业意愿的人群,改善老人及孩子的生活条件,便是他们返乡置业的首要原因。

安居客首席分析师张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买房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当一二线城市买房压力越来越大时,回家乡买房,就是一个虽不得已但必为之的选择。

有趣的是,有回乡置业的意愿,并不意味着有回乡置业的需要。就像作家李若描述的,“我有两个弟弟,小弟还没有对象。大概是觉得房子买在市里说出去好听些,方便找对象,前两年非要在市里买套房,买了也不住,到现在还没装修。”

大弟为什么买房呢?他说:“你们都搬走了,独留我在村里,我和谁玩呢?”

事实上,张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乡的打工族,春节过完后很多都会再回到大城市。从长远来看,在租购并举的政策下,有大批人的长期居住需求或能通过租房来解决,未来大城市的租房人群还会进一步增加,很多时候家里的房子并没有用。“有时候,大家并没有回家置业的需求,买套房只是冲动性消费,为了跟风、比较,或者为了实现‘有套房’的愿望。”

张波说,不少人往往回家前并无置业的想法。但中国不同城市和地区间的楼市差异很大,有时候两地一比、悬殊的差异一现,就会冲动性购房。

当然,有人选择返乡置业也是有清楚需求的,如照顾家乡父母、建设家乡和回家生活等,也正是在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越来越多人加入返乡置业大军,而“买住分离”的现象或会更多地出现。

买房,因为房价落差

为什么回家买房?很多时候也是因为在城里买不了房。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北上深等城市的高房价、高地价,正在“挤出”部分产业和人口。

从海外经验看,通过大都市圈建设,较大的成本落差将引导一线城市的部分产业疏导到周边卫星城市,部分人口也将跟随迁移。

而这时候,大家也会发现,我国不少卫星城市的房价与一线城市房价,相差七八倍甚至十多倍。

《报告》显示,一线城市返乡置业的人群迁移主要流向周边省市或省内其他地方,其中从北京返乡置业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是保定、天津、石家庄。

与此同时,在一线城市人口容量、就业机会趋于饱和的状况下,新一线城市爆发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新一线城市经济发展迅猛,GDP增速普遍在8%左右,重庆更是超过10%,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并且新一线和二线城市也正大举推出人才政策、购房补贴等福利,这些都对人们回归置业形成巨大的吸引力。

比如,重庆的高精尖人才可享受住房优惠保障,安家补助最高200万元;武汉规定非武汉户籍个人凭“房票”可在武汉购买首套住房;南京的高层次人才购房首套不受户籍限制,40岁以下本科生直接落户买房等。

“这个时候人们就会把眼光从一线城市里调整出来。当技术的进步、设施的完善,尤其是国内交通网络的加速发展,未来我国高铁将覆盖全国80%以上的大城市。这些都在拉近‘漂一族’与家的距离,使得返乡置业变得更加容易。”张波表示。

《报告》也显示,从安居客返乡置业报告统计的人群流入情况来看,2017年返乡置业大省分别是江苏、广东和安徽,其中江苏盐城、苏州及南通三城返乡置业人数名列前茅。

在新一线城市中,全国返乡置业热门城市前五名分别是重庆、苏州、成都、武汉和南京;二线城市分别是南通、合肥、徐州、泉州和温州;三线城市分别是盐城、安庆、泰州和淮安、岳阳;四线城市则是六安、黄冈、阜阳、商丘和梅州。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跌太猛了!浙江余杭这个小区从214万暴跌到80万,跌幅超过60%…

跌太猛了!浙江余杭这个小区从214万暴跌到80万,跌幅超过60%…

火山诗话
2025-06-14 14:30:42
雷霆2-2扳平!一场丑陋的胜利,谁是赢球最大功臣?数据不会说谎

雷霆2-2扳平!一场丑陋的胜利,谁是赢球最大功臣?数据不会说谎

篮球扫地僧
2025-06-14 11:31:19
突发!以色列国防部总部被炸,以方:与伊朗政权处于“战争状态”!15分钟内3次导弹齐射,伊朗再出手,“正在计划打击美军基地”

突发!以色列国防部总部被炸,以方:与伊朗政权处于“战争状态”!15分钟内3次导弹齐射,伊朗再出手,“正在计划打击美军基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4 15:21:18
王双全,已任浙江省领导

王双全,已任浙江省领导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6-14 16:56:44
国防大学的教授也是一个水货

国防大学的教授也是一个水货

回旋镖
2025-06-14 15:59:57
三航母时代即将到来!官方披露福建舰最新消息

三航母时代即将到来!官方披露福建舰最新消息

政知新媒体
2025-06-14 16:53:19
泽连斯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俄罗斯给出先决条件

泽连斯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俄罗斯给出先决条件

王朝风云
2025-06-14 08:45:06
甘伟突发意外,不幸去世,终年59岁

甘伟突发意外,不幸去世,终年59岁

浙江之声
2025-06-14 16:46:47
保存荔枝,最忌直接放冰箱,教你7个妙招,放一个月不发黑不变味

保存荔枝,最忌直接放冰箱,教你7个妙招,放一个月不发黑不变味

绱美食啊
2025-06-14 14:30:21
伊朗媒体:以色列国防部大楼被伊朗导弹击中

伊朗媒体:以色列国防部大楼被伊朗导弹击中

澎湃新闻
2025-06-14 13:00:26
伊朗15分钟向以色列进行3次导弹齐射,哈梅内伊:绝不让以政权全身而退!以军否认F-35战机被击落

伊朗15分钟向以色列进行3次导弹齐射,哈梅内伊:绝不让以政权全身而退!以军否认F-35战机被击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4 13:47:08
打不过就加入?印度网红模仿豪哥哥穿唐装、用咖喱味中文嘲讽国足

打不过就加入?印度网红模仿豪哥哥穿唐装、用咖喱味中文嘲讽国足

史书无明
2025-06-14 15:53:27
上海航空突发!机舱内冒出浓烟!有人涉嫌违规…乘客矿泉水接力扑救,“劫后余生的感觉”

上海航空突发!机舱内冒出浓烟!有人涉嫌违规…乘客矿泉水接力扑救,“劫后余生的感觉”

上观新闻
2025-06-14 11:57:34
伊朗不打倒神棍政权,国家将永无希望

伊朗不打倒神棍政权,国家将永无希望

廖保平
2025-06-14 09:19:25
浙江2-2上海海港,赛后评分:不是王钰栋第一,上海海港30号第一

浙江2-2上海海港,赛后评分:不是王钰栋第一,上海海港30号第一

侧身凌空斩
2025-06-14 17:37:52
李泽楷做梦也想不到!为他生下3个孩子的梁洛施,会跟马浴柯恋爱

李泽楷做梦也想不到!为他生下3个孩子的梁洛施,会跟马浴柯恋爱

深析古今
2025-06-14 09:43:29
万万没想到!让代驾失业的竟然是禁酒令,还是受伤最严重的那一个

万万没想到!让代驾失业的竟然是禁酒令,还是受伤最严重的那一个

火山诗话
2025-06-14 17:10:25
中纪委怒批公务员也是人!正常生活不应问责处!

中纪委怒批公务员也是人!正常生活不应问责处!

霹雳炮
2025-06-13 23:49:27
关键时刻,中俄力挺伊朗,中国代表拿出十年前的协议,硬刚19国

关键时刻,中俄力挺伊朗,中国代表拿出十年前的协议,硬刚19国

猎火照狼山
2025-06-13 19:58:22
汪小菲说出“樱桃是红的”,陈之汉破防:一场直播,打醒太多人!

汪小菲说出“樱桃是红的”,陈之汉破防:一场直播,打醒太多人!

眼界纵横
2025-06-14 09:33:36
2025-06-14 18:59:00

深圳房产

多个公寓5折甩货:75万拿下一套小户型

编辑推荐楼盘

头条要闻

小伙500万装修婚房翻车:孩子快上幼儿园漏水还没修好

头条要闻

小伙500万装修婚房翻车:孩子快上幼儿园漏水还没修好

财经要闻

楼市权威发声

体育要闻

32队争10亿奖金,全新世俱杯来了!

娱乐要闻

曾毅塌房了?戴性暗示手表 脚踹女员工

科技要闻

一辆新车比特斯拉FSD都便宜,全行业陪葬?

汽车要闻

长城为了拿环塔冠军有多拼?魏建军在下一盘大棋!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艺术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最近的打工人,都在熬夜看这剧逐帧学习职场小技巧

亲子要闻

穿最乖的衣服耍最帅的酷,她做起来让我有种动作好简单的错觉!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高考报志愿,院校该如何排序!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