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深圳房产 > 正文

调查:六成人愿返乡置业 是什么让“漂一族”买房

0
分享至

(原标题:调查:六成人愿返乡置业 是什么让“漂一族”买房)

【编者按】

他乡虽好,但却不是久居之所,历经外面的繁华也是要回家生活。对于“漂一族”来说,在外挣钱,回家买房,这是很多人的想法,而且每年都在发生。然而,这事在2018年春节似乎来得有点不一样。

在过年返乡购房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属于投资需求,或至少含有投资成分。比如,看到一二线城市过去两年房价大涨,于是推理家乡三四五线城市的房价也将同样大涨;比如,大城市房价太高买不起,因担心手中打工积存的辛苦钱会贬值,于是想在老家城市里买房保值。其中各有各的置业“故事”,且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新春走基层为您带来返乡购房者的“酸甜苦辣”。

【正文】

“这些年,听到最多的就是,村里人都在买房。邻居家儿子和儿媳在昆山买了房;隔壁大哥在苏州买了房;还有一大部分人分别在市里、县里和镇上买了房;村北头姓陈的都搬走了,只有一家没有在外面买房;南头咱老李家搬了大半了。”这是打工作家李若在《春节返乡笔记》里的描述。

的确,在外打工的“村里人”有了钱,最想做的事少不了买房。在安居客发布的《2017~2018返乡置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受访人群中有返乡置业意愿的人占59%。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份习俗,还附加了买房这个选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买房,或是为了成家

从开始一个人默默打拼,到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再到可能面临的3口甚至5口之家,买房成家就成了迫切的需要。当大城市的房价无法触及,回乡置业便成了打工族的重要选项。

《报告》显示,在返乡置业人群中,一半以上年龄超过30岁;单身人群只有19%。打工一族中,80%来自三四线城市及周边城镇,但近七成都在一二线城市工作。

对于这近六成有返乡置业意愿的人群,改善老人及孩子的生活条件,便是他们返乡置业的首要原因。

安居客首席分析师张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买房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当一二线城市买房压力越来越大时,回家乡买房,就是一个虽不得已但必为之的选择。

有趣的是,有回乡置业的意愿,并不意味着有回乡置业的需要。就像作家李若描述的,“我有两个弟弟,小弟还没有对象。大概是觉得房子买在市里说出去好听些,方便找对象,前两年非要在市里买套房,买了也不住,到现在还没装修。”

大弟为什么买房呢?他说:“你们都搬走了,独留我在村里,我和谁玩呢?”

事实上,张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乡的打工族,春节过完后很多都会再回到大城市。从长远来看,在租购并举的政策下,有大批人的长期居住需求或能通过租房来解决,未来大城市的租房人群还会进一步增加,很多时候家里的房子并没有用。“有时候,大家并没有回家置业的需求,买套房只是冲动性消费,为了跟风、比较,或者为了实现‘有套房’的愿望。”

张波说,不少人往往回家前并无置业的想法。但中国不同城市和地区间的楼市差异很大,有时候两地一比、悬殊的差异一现,就会冲动性购房。

当然,有人选择返乡置业也是有清楚需求的,如照顾家乡父母、建设家乡和回家生活等,也正是在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越来越多人加入返乡置业大军,而“买住分离”的现象或会更多地出现。

买房,因为房价落差

为什么回家买房?很多时候也是因为在城里买不了房。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北上深等城市的高房价、高地价,正在“挤出”部分产业和人口。

从海外经验看,通过大都市圈建设,较大的成本落差将引导一线城市的部分产业疏导到周边卫星城市,部分人口也将跟随迁移。

而这时候,大家也会发现,我国不少卫星城市的房价与一线城市房价,相差七八倍甚至十多倍。

《报告》显示,一线城市返乡置业的人群迁移主要流向周边省市或省内其他地方,其中从北京返乡置业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是保定、天津、石家庄。

与此同时,在一线城市人口容量、就业机会趋于饱和的状况下,新一线城市爆发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新一线城市经济发展迅猛,GDP增速普遍在8%左右,重庆更是超过10%,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并且新一线和二线城市也正大举推出人才政策、购房补贴等福利,这些都对人们回归置业形成巨大的吸引力。

比如,重庆的高精尖人才可享受住房优惠保障,安家补助最高200万元;武汉规定非武汉户籍个人凭“房票”可在武汉购买首套住房;南京的高层次人才购房首套不受户籍限制,40岁以下本科生直接落户买房等。

“这个时候人们就会把眼光从一线城市里调整出来。当技术的进步、设施的完善,尤其是国内交通网络的加速发展,未来我国高铁将覆盖全国80%以上的大城市。这些都在拉近‘漂一族’与家的距离,使得返乡置业变得更加容易。”张波表示。

《报告》也显示,从安居客返乡置业报告统计的人群流入情况来看,2017年返乡置业大省分别是江苏、广东和安徽,其中江苏盐城、苏州及南通三城返乡置业人数名列前茅。

在新一线城市中,全国返乡置业热门城市前五名分别是重庆、苏州、成都、武汉和南京;二线城市分别是南通、合肥、徐州、泉州和温州;三线城市分别是盐城、安庆、泰州和淮安、岳阳;四线城市则是六安、黄冈、阜阳、商丘和梅州。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许利民G3发布会逆天言论!承认实力差距,但反复强调该扩大轮换!

许利民G3发布会逆天言论!承认实力差距,但反复强调该扩大轮换!

篮球资讯达人
2025-05-13 00:07:48
东莞市城管局原副局长陈创业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东莞市城管局原副局长陈创业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南方都市报
2025-05-13 09:34:11
47岁外卖员出门上班时倒在小区,抢救无效去世 涉事站点:正在走法律程序

47岁外卖员出门上班时倒在小区,抢救无效去世 涉事站点:正在走法律程序

红星新闻
2025-05-13 01:18:08
台退役少将:都笑印军是万国牌 但台军装备也是

台退役少将:都笑印军是万国牌 但台军装备也是

看看新闻Knews
2025-05-12 23:03:10
退伍女生在橘子洲头遇站岗武警,连连直呼“太帅了!” 武警害羞偷笑狂压嘴角

退伍女生在橘子洲头遇站岗武警,连连直呼“太帅了!” 武警害羞偷笑狂压嘴角

封面新闻
2025-05-12 18:00:02
SU7质量垫底?小米车主把雷军推向深渊

SU7质量垫底?小米车主把雷军推向深渊

首席品牌观察
2025-05-12 16:45:03
“杭广线战神”吕布去世!34岁俩儿子,车贷即将还完,友人曝原因

“杭广线战神”吕布去世!34岁俩儿子,车贷即将还完,友人曝原因

裕丰娱间说
2025-05-11 23:21:04
吃大亏了!印军导弹命中巴铁核弹储存设施:印度背后有高人在出手

吃大亏了!印军导弹命中巴铁核弹储存设施:印度背后有高人在出手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5-05-12 16:32:07
库里效应!NBA球队市值:勇士飙至94亿 尼克斯75亿湖人70亿!

库里效应!NBA球队市值:勇士飙至94亿 尼克斯75亿湖人70亿!

直播吧
2025-05-13 07:00:13
夫妻带娃自驾游,存款40万到负债70万,直言从不后悔,网友骂翻天

夫妻带娃自驾游,存款40万到负债70万,直言从不后悔,网友骂翻天

涵豆说娱
2025-05-12 11:52:14
游客高反身亡后续:耽误2天,打车就医纠结高速费,同行司机发声

游客高反身亡后续:耽误2天,打车就医纠结高速费,同行司机发声

鋭娱之乐
2025-05-12 20:39:39
王雷和李小萌都不是特别高产演员,这种生活靠什么支撑呢!

王雷和李小萌都不是特别高产演员,这种生活靠什么支撑呢!

可乐谈情感
2025-05-13 08:54:20
奇瑞高管公开点评吉利新车,称是“烂车一台”!奇瑞:严肃处理,停止其一切工作!吉利副总裁回应:这一页翻过去了

奇瑞高管公开点评吉利新车,称是“烂车一台”!奇瑞:严肃处理,停止其一切工作!吉利副总裁回应:这一页翻过去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2 22:54:35
跟老公吵架吵到一半发现他是对的,该咋整?网友神操作笑不活了!

跟老公吵架吵到一半发现他是对的,该咋整?网友神操作笑不活了!

墙头草
2025-05-12 08:59:49
赖清德,恐成为新中国历史上,唯一在任上出事的台湾地区领导人

赖清德,恐成为新中国历史上,唯一在任上出事的台湾地区领导人

红色鉴史官
2025-05-12 19:05:03
村支书回应村里浇地180元每小时

村支书回应村里浇地180元每小时

大象新闻
2025-05-13 08:54:26
中资大坝被炸,印巴致电中国,王毅21字定调关系,输家与赢家诞生

中资大坝被炸,印巴致电中国,王毅21字定调关系,输家与赢家诞生

林子说事
2025-05-12 20:00:05
章子怡拥抱李安的一幕,在全网火了,张艺谋的评价终于有人信了!

章子怡拥抱李安的一幕,在全网火了,张艺谋的评价终于有人信了!

娱乐看阿敞
2025-05-12 14:24:01
中国为何突然同意跟美谈判?两个关键点已打通,该探特朗普老底了

中国为何突然同意跟美谈判?两个关键点已打通,该探特朗普老底了

boss外传
2025-05-12 07:50:02
孙兴慜:热刺集齐了夺冠的全部拼图;欧联决赛是一辈子一次的机会

孙兴慜:热刺集齐了夺冠的全部拼图;欧联决赛是一辈子一次的机会

雷速体育
2025-05-12 22:12:09
2025-05-13 10:07:00

深圳房产

多个公寓5折甩货:75万拿下一套小户型

编辑推荐楼盘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一张"署名"CNN的图让印度破防 印度人很愤怒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一张"署名"CNN的图让印度破防 印度人很愤怒

财经要闻

蔚来去年平均赊账197天 资金饥渴症待解

体育要闻

场均21.3分5.3失误 雷霆如何降服约老师?

娱乐要闻

张杰爸妈现身演唱会,亲和力满满

科技要闻

中美达成关税共识 美七巨头市值暴涨6万亿

汽车要闻

大众纯电版GTI采用后置后驱 动力更加激进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亲子
艺术
房产

教育要闻

最新!北京发布“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二十条”

今年流行“不对称”穿法,时髦又高级!

亲子要闻

上海产妇生“黑娃”以后估计没人敢要!后续走向也特别引人深思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房产要闻

海口二手房,越来越难卖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