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年内公办幼儿园将占三成)
10月30日,针对我市学前教育中公办与民办比例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均衡、入园难、入园贵等突出问题,深圳市人大代表杨瑞、郭丽、郑学定、李继朝、肖幼美、王希耘、应宪、陈春生、王小斌、黄翔等10名市人大代表,就“学前教育规范与监督”约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记者从座谈会上获悉,目前,深圳市教育局正牵头编制“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计划三年内公办幼儿园占比将达3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将达80%。
新的学前教育“入学标准”明年落地
由市人大代表杨瑞、郭丽发起的学前教育质量满意度调查显示,53.1%的受访家长对“学位紧张”表示不满意;“增加幼儿园数量”成为绝大多数受访家长的迫切心愿。
有些孩子,其家门口就有幼儿园却无法入读,主要原因是什么?能否出台学前教育入学“刚性标准”,让招生制度规范化、透明化?这些都是市人大代表非常关心的问题。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回应。该负责人说,目前,我市幼儿园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但不排除极个别幼儿园在招生过程中存在不透明等不规范现象。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完善公办幼儿园相关制度建设,加强对幼儿园不规范办学行为的惩处力度,使幼儿园招生工作更加透明,充分保障公众知情权。
该负责人表示,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存在差异,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学前教育属于选择性教育,我市学前教育无论在软硬件配置还是标准细则上都需完善。目前,我市正在制定一项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学前教育入学标准政策,计划明年落地实施。
将大幅提升公办幼儿园所占比例
据悉,目前我市有幼儿园1759所,其中公办幼儿园占比不足5%,远低于不少于30%的国家规定。学前教育已成为我市教育短板中的“最短板”。有代表认为,我市公办与民办幼儿园数量比例严重倒挂,相关部门应拿出系统性改革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对此,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因学前教育并未纳入到我市教育体系中,导致了目前我市学前教育配置滞后,公办幼儿园配置比例偏低。针对这种现状,市教育局正在牵头编制“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主要内容就是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进一步回应说,将推动“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在供给上发力,一是加大我市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争取将目前公办幼儿园占我市幼儿园总数不足5%提升至30%的国家规定;二是将新建公办幼儿园按照事业单位“以事定费”进行保障。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将达八成
据介绍,我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拟扩大普惠性资源,通过公办和民办“两条腿走路”,满足绝大多数幼儿都能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求。到2020年,我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比例)将达到80%。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16年底,《民办教育促进法》进行了重新修订,今后在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将分成营利和非营利两类。在构建学前教育体系时,特别强调普惠性幼儿园。实际上普惠性幼儿园今后更能体现出非营利性,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如何在政府层面给予非营利普惠性幼儿园更大的支持力度。
据了解,学费较低、教学质量高,是非盈利普惠性幼儿园特色。目前,我市正试点非盈利普惠性幼儿园,希望充分发挥其对其他民办幼儿园的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非营利普惠性幼儿园办园经费来源三个方面:一是引入社会资金,主要用于幼儿园装修及设备设施购置;二是政府财政补贴,补助标准高出其他普惠性幼儿园;三是收取保教费,费用标准按照市教育主管部门限价制定。
- 热门楼盘
- 小编荐房
-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