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深圳房产 > 正文

楼市最严调控来袭 投机者“囤房”几无可能

0
分享至

(原标题:楼市最严调控来袭 投机者“囤房”几无可能)

冒险净身出户仍需首付80%“消费贷” 入楼市风险大

囤房投机者这次真的“望楼兴叹”

调查动机

9月18日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数据显示,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房价环比下降,二三线城市涨幅回落。

这一消息迅速引起社会关注。在持续的楼市调控重拳下,一线城市房价环比下降。在这一数据背后,哪些调控政策最有力?炒房客、投机者怎样“败北”?《法制日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从每平方米8万元到每平方米不到7万元,这样的降幅让最近被花粉折磨得有些困顿的北京市民李凯精神一振。

李凯的家位于北京市南四环中路上一处中档小区。2004年,李凯以每平方米4000元的价格购买了这套商品房。今年春节过后,这套房子的成交价格一度飙升到每平方米8.2万元。对于这样的涨幅,李凯一直后悔没有在每平方米房价尚未过万元时出手再买一套。

不过,最近房价的下降让李凯觉得机会来了。经过左挑右选,李凯看中了自家小区内的一套大户型,总价将近900万元。“我也不是特别了解其他地区,所以就在周边选择,关键是现在的价格真的很合适。”按照李凯的计划,先把房囤下来,过两年等周边机场线以及商圈更加完善后,“肯定还会升值”。

之所以说是“囤”,因为李凯并非“刚需人群”。不过,连番调控政策让李凯的“囤房梦”几无实现的可能。

多条囤房“捷径”被否定

今年35岁的李凯与妻子除了目前居住的这套100余平方米的房屋外,在北京市西城区还有一套60平方米的学区房。

为了买房,李凯计划离婚。不过,对于买房这件事,他似乎“只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李凯最初的打算不断被现实否定:夫妻二人离婚后一人一套,由他再购买住房,但行不通,因为单身名下只能有一套住房;改方案后,将两套房产全部过户到妻子名下,李凯净身出户,但风险太大。

不过,即便甘冒净身出户的风险,李凯的“囤房”计划仍然不具可行性,因为首付增加不少。即使选择离婚,由于在此前购房过程中李凯的妻子曾进行公积金贷款,净身出户的李凯一年之内再买房会受到贷款限制。

“我看中的商品房不到140平方米。按照规定,不到140平方米的商品房最高只能贷187万元。也就是说,我至少要支付700万元的首付款。”李凯说,这对他来说并非小数目,“况且是一次性支出”。

就在李凯为700万元首付款发愁时,朋友给他指点了一条“捷径”——消费贷。

李凯的朋友告诉他,只要有车房做抵押、信用记录没有污点,就可以弄到消费贷。“银行对抵押物及信用记录等材料审核得很严,一旦认定借款人具有还款能力,经办人员不会追究这笔贷款最终用在了哪里。以装修的名义申请贷款一样可以用来买房,只要到期连本带息还上就好了。对于30万元以上的大额抵押贷款,银行放款要求只能刷卡或委托支付使用,一旦资金出现可疑操作或流向房地产市场会立马收贷。而30万元以下的信用贷款用户可以选择提款,虽然有的银行还会附加要求,比如提供后续消费小票供贷后检查,但如果有按期还款的把握,贷后监控也不会那么严格”。

不过,李凯仔细研究发现,这条“捷径”的风险似乎更大——要想申请此类贷款,在很多情况下都要给办理机构额外的“通道”费用,“这个费用至少是贷款总额的5%,再加上银行贷款利率,走这个路子得承受年化11%的资金成本”。

李凯想了想自己背负的借款,决定还是等等再说。“以我们家的收入能力,还款是很吃力的,万一出现突发性的支出,只能卖房还钱”。

也就是说,李凯只有在净身出户后一次性拿出至少700万元现金,才有可能“囤房”。

最严调控让投机者无奈

北京市民张进也遇到类似经历。

今年春节刚过,北京楼市依然处于亢奋状态中,原本每平方米6万元的房子一周后蹿升至每平方米7万元。在房价势如破竹的进击下,不少已经拥有1套住房的人按捺不住了。已有1套住房的张进就计划趁机“上车”。

今年2月初,张进看上北京东南五环外亦庄附近的一家准现房楼盘,这家楼盘原计划3月中旬开盘,均价约每平方米7万元。按照楼盘蓄客要求,张进交了20万元定金。同时,为了首付30%,他着手计划离婚,然后以妻子名义购买,因为妻子名下无房无贷。

3月17日,堪称史上最严的限购令出台。原计划开盘的楼盘暂缓,而更为关键的是,按照“3·17新政”及系列规定,就算离婚,因为尚未满一年,张进也将按照二套房80%的首付比例支付。这样一来,张进的首付负担激增,他不得不从“上车潮”中撤退。

在北京工作满5年的孙先生,名下无房无贷,在两大高端楼盘交定金排号,但是却面临被“劝退”的尴尬,因为他的妻子曾办理过购房贷款。

“从30%的首付到80%的首付,增加的首付负担不是一点点。”孙先生说,如果考虑向亲朋借钱,也难以凑齐。他尝试向银行办理消费贷款,但是,与此相应,各家银行收紧贷款审核。最后,孙先生不得不退出购买“豪宅”的队伍,转而选购面积适中的中等户型。

在这场调控大潮中,房产中介也似乎开始起到了作用。

半年前,小邹被调到北京一家大型房产中介机构担任门店经理,他到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调价。

“我之所以被调到这里,是因为这家门店效益太差,3个月不开张。我一看房价标的太高,和国家调控政策后消费者预期相差太远,必须调价。”小邹说,在下调售价后,他所在的这家门店销售量明显上升。不仅如此,在接受新房源的时候,小邹还给门店店员规定,过高的单价不接受,“太高的挂出去也没人看,还扰乱民心,我们还可能受到监管处罚,没必要”。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国乒冷门不断!孙颖莎输队友,王曼昱不敌前世界第1,蒯曼冲3冠!

国乒冷门不断!孙颖莎输队友,王曼昱不敌前世界第1,蒯曼冲3冠!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07-11 06:58:35
怎么看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特聘教授李泓冰:“西方伪史论最大的危害是否定改革开放”?

怎么看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特聘教授李泓冰:“西方伪史论最大的危害是否定改革开放”?

木子君的小屋
2025-07-09 10:41:41
公职人员被举报霸占别人老婆还打人,丈夫曝2人劈腿细节耐人寻味…

公职人员被举报霸占别人老婆还打人,丈夫曝2人劈腿细节耐人寻味…

浪花妈妈
2025-07-10 23:16:22
泰山钢铁申请破产重整,曾入选中国企业500强!董事长曾是前济南首富

泰山钢铁申请破产重整,曾入选中国企业500强!董事长曾是前济南首富

时代周报
2025-07-10 19:55:32
0-4让皇马高层怒了 不满2巨星太自我+单独约谈:不为团队而战就滚

0-4让皇马高层怒了 不满2巨星太自我+单独约谈:不为团队而战就滚

我爱英超
2025-07-10 21:15:37
演员石凉表示:我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是跟丛珊离婚后娶圈外妻

演员石凉表示:我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是跟丛珊离婚后娶圈外妻

置身事内
2025-07-09 07:25:06
985毕业女孩到澳洲打工:每天果园苦摘水果9小时,日入1877人民币

985毕业女孩到澳洲打工:每天果园苦摘水果9小时,日入1877人民币

云景侃记
2025-07-10 13:40:50
“我不是北大亲生的”,学生晒出2张录取对比图,控诉北大偏心

“我不是北大亲生的”,学生晒出2张录取对比图,控诉北大偏心

妍妍教育日记
2025-07-09 21:34:37
11年后真相大白!毒害王杰嗓子的幕后主使,网友:真是难以相信

11年后真相大白!毒害王杰嗓子的幕后主使,网友:真是难以相信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07-11 05:54:50
健康笔记丨体检发现了颈动脉斑块,怎么办

健康笔记丨体检发现了颈动脉斑块,怎么办

医学美图
2025-07-09 17:12:56
横扫!温网女单半决赛:斯瓦泰克2-0速胜本西奇,将战阿尼西莫娃

横扫!温网女单半决赛:斯瓦泰克2-0速胜本西奇,将战阿尼西莫娃

直播吧
2025-07-11 01:17:04
一手实测让马斯克睡帐篷的Grok4,DeepSeekR2又多一位可笑的对手

一手实测让马斯克睡帐篷的Grok4,DeepSeekR2又多一位可笑的对手

卡尔的AI沃茨
2025-07-10 16:50:56
一位罗马仕中层的自述

一位罗马仕中层的自述

搜狐科技
2025-07-10 19:22:33
六台嘉宾:维尼修斯或姆巴佩需要改变态度,否则其中一个得走人

六台嘉宾:维尼修斯或姆巴佩需要改变态度,否则其中一个得走人

直播吧
2025-07-10 08:36:12
女跑者真实经历分享:天热跑步谨慎走光,小心“春光乍泄”

女跑者真实经历分享:天热跑步谨慎走光,小心“春光乍泄”

马拉松跑步健身
2025-05-29 13:53:35
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不现实,没必要,一厢情愿

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不现实,没必要,一厢情愿

小虎新车推荐员
2025-07-10 15:26:08
为什么本周没“苏超”?!

为什么本周没“苏超”?!

连云港手机台
2025-07-10 21:53:27
青海隐形首富北京豪宅被1520万元拍下,驾车至故宫仅需15分钟,物业公司:物业费已拖欠5年共45万元

青海隐形首富北京豪宅被1520万元拍下,驾车至故宫仅需15分钟,物业公司:物业费已拖欠5年共45万元

极目新闻
2025-07-10 18:02:59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前夜:林彪刘伯承争论不下,主席拍桌:打!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前夜:林彪刘伯承争论不下,主席拍桌:打!

灿烂夏天
2025-07-10 11:33:39
全网都在帮杨少华“报仇”,五儿媳的一句话,揭开他的真正死因!

全网都在帮杨少华“报仇”,五儿媳的一句话,揭开他的真正死因!

火之文
2025-07-10 17:25:00
2025-07-11 08:39:00

深圳房产

多个公寓5折甩货:75万拿下一套小户型

编辑推荐楼盘

头条要闻

牛弹琴:德国非常恼火指责中国 闹了一个国际大笑话

头条要闻

牛弹琴:德国非常恼火指责中国 闹了一个国际大笑话

财经要闻

"它经济"崛起 国产品牌快速追赶国际巨头

体育要闻

白衣生涯最后一舞,但魔笛的故事还没结束

娱乐要闻

宋佳,真的好叛逆!

科技要闻

Grok4最贵订阅月费2千,会不会三观不正?

汽车要闻

靠谱奶爸的底气 乐道L90静态体验

态度原创

亲子
时尚
艺术
数码
家居

亲子要闻

萌宝玩车:玩具汽车排成长龙,挤满 “马路”,上演超萌堵车大戏

我完美的发型被回南天做局了……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数码要闻

苹果 AirPods 4 / Pro 2 耳机推送新 Beta 固件 8A5308b

家居要闻

美式简约 奢华不失优雅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