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区一风景共设5大分区 宝安中心区滨海廊桥今年动工)
历经半年时间,在宝安中心区规划办的推动下,由美国JCFO(高线公园设计单位)设计的宝安中心区“双线公园”项目设计方案日前已经确定,并且正式命名为“滨海廊桥”。目前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将于2019年动工。
为高品质打造湾区城市新客厅,充分发挥宝安中心区在前海城市新中心的作用,宝安借鉴纽约、首尔等城市高线公园理念,通过构建连续、立体、多元的地下、地面、地上为一体的公共空间,将滨海活力向城区延伸,以中央绿带为轴,以东西两翼商业楼宇和绿化空间为载体,聚点成线成面,生态衔接滨海文化公园,建设滨海廊桥,滨海廊桥总长1.5km。
据介绍,滨海廊桥北起体育场,东联图书馆,南至滨海文化公园,穿越核心商务区绿带。西翼以观景廊的方式,穿越商务办公区,串联宝安体育场、中央绿轴、滨海文化公园,东翼以建筑连廊的方式,串联核心商业区及公共设施。建成后滨海廊桥将成为宝安中心区重要的城市生态骨架,成为交通联系、城市观景、城市社交的复合立体城市绿轴。
根据设计方案,滨海廊桥共分为绿林廊、花木廊、山水廊、绿景廊和艺术廊五大分区。不同的特色主题不仅提升滨海廊桥的穿行体验,同时也区域化提升城市街块的公共空间品质。
绿林廊
宝体段通过弧形标志性桥身,汇聚地铁、地面、宝体人流,穿行区政府院外密林,形成特殊的林地穿行效果。采用半透明的金属板网构成桥身,既保证了桥体标志性,也不阻挡城市视野。
花木廊
立意为城市的花木林地,通过搭配不同开花植物特色,形成花树广场,人们可以在树下休憩。凤凰木、风铃木将成为主要的季相树种。桥段设置观景塔,可俯瞰滨海文化广场景观。
山水廊
通过下沉广场高差,搭建植物山林,打造湿地花园,形成山水花园意向。植物山体联系地下和地面,形成地下空间标志性构筑物,引导人流。
绿景廊
通过立体的种植池,打造特色植物花园,形成立体漂浮景观。既增加廊桥景观,也提供足够的场地遮荫设施。地下结合下沉广场,打造立体社交空间。
艺术廊
接近滨海文化公园,弧形桥身结合丰富地形,形成公共艺术走廊。结合地下空间,提供一系列艺术主题城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