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深圳房产 > 正文

央行报告重申居民购房杠杆率 个人购房违规加杠杆求解

0
分享至

(原标题:央行报告重申居民购房杠杆率 个人购房违规加杠杆求解)

央行报告重申居民购房杠杆率 个人购房违规加杠杆求解

导读

今年10月19日,上海银监局一天之内连开15张罚单,农业银行、渣打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等13家金融机构的分支行或信用卡中心,均因涉嫌个人消费贷款违规发放和挪用被责令整改。

根据央行11月初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2017年住户部门消费贷款同比增幅为25.8%,这项数据的玄机在于,一方面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速降至22.2%,另一方面则是短期消费贷款同比增速狂飙至37.9%。央行称,部分购房者利用消费贷等产品规避首付比的限制。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部分购房者通过挪用消费贷为购房加杠杆,加剧了家庭债务危机,而银行已经盯上此类行为,实操中,在贷后会多穿透几层看是否流向房地产。

消费贷助长个人购房负债

央行报告显示,2017年末,我国住户部门债务余额40.5万亿元,同比增长21.4%,较2008年增长7.1倍。其中2017年消费贷款余额为31.5万亿元,同比增25.8%,包含中长期消费贷款中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1.9万亿元,同比增22.2%,增速比上年末回落14.5个百分点;而短期消费贷款余额为6.8万亿元,同比剧增37.9%。

央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居民短期消费贷规模已超过2017年全年,为8.2万亿元。

央行报告认为,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下降,主要是因为房价上涨过快导致。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北京上海等城市量价齐跌。而央行也指出,短期消费贷款增长异常,2017年1月余额同比增速为19.9%,至同年10月,则上升至40.9%,其中有部分原因在于部分购房者利用消费贷等产品规避首付比的限制。

多位上海近两年的购房者表示,使用消费贷加大杠杆购房后,短期内偿债压力更大,加上房价维持平稳甚至下探,近期无法出手,只能被高位套牢。有购房者表示,为了维持现有生活水平,选择换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但并不是人人如此幸运。

“回想起来,卡在上海认房又认贷的政策之前再度‘上车’,不知是福是祸。”深陷房贷断供危机的刘军(化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刘军是一家上海知名私募公司的投资经理,早在2014年在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公园附近购买了一处“老破小”住宅,花费一百多万元。到2016年底,眼见上海楼市水涨船高,将其以三百多万元的价格出售。同时他瞄准了一套价格为1300多万元、想要紧急出售的住宅,觉得这个价格已经低于市场平均价,便倾尽手中流动资金加上向银行借的60万消费贷款买房,首付比例为35%。此后,上海楼市调控加码,要求市内无住房但有住房贷款记录的居民家庭申请商业贷款,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也不得低于70%,即“认房又认贷”,那时刘军还暗自庆幸自己未雨绸缪,置换的正是时候。

然而房价的趋势并没达到他的预期,而资本市场行情低迷导致收入水平下降,刘军才发现高估了自己的还款能力,每个月5万元的房贷也迫使其频频向亲戚朋友借钱救急,生活水准急剧下降。

这样的故事在上海屡见不鲜,居民违规加杠杆导致住户部门杠杆率高企。央行报告称,2008年末,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为17.9%,至2017年末已经达到49.0%,10年间上升31.1个百分点。从区域分布来看,上海的杠杆率最高,达到65.5%(详情见图)。

银行强化贷后追踪

央行报告建议,鼓励金融机构加快推进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同时加强风险管理,严厉打击挪用消费贷款、违规透支信用卡等行为。

在去年原银监会新闻发布会上,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也着重强调过要严查挪用消费贷款,提及美国次贷危机有一个很重要的教训,就是对没有能力偿还贷款的人发放贷款,推高居民杠杆率,要防止这样的倾向。

今年10月19日,上海银监局一天之内连开15张罚单,农业银行、渣打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等13家金融机构的分支行或信用卡中心,均因涉嫌个人消费贷款违规发放和挪用被责令整改,并处以合计1040万元的罚款,另有两名涉事从业人员受到警告处罚。

一位华东银监部门人士介绍,为了杜绝挪用消费贷流入楼市,监管部门一向要求银行加强消费贷贷后管理,比如执行放款后的跟踪检查,并收集发放依据、支付依据。

问责之下,银行也有所警惕。一位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行长表示,消费贷审核今年以来有所收紧,特别是在贷款用途的合规性审核方面,监控交易对象和银行流水,有些银行也会要求已经发放贷款的客户再补交消费证明材料,方便日后核对。同样的,在消费贷之外,针对有些客户挪用经营贷用以首付,即便客户的银行流水是流向非房地产公司的账户,也会将流水多穿透几层,并要求提供合同发票,一旦发现异常,可要求提前收回贷款。

购房者切身感受到了消费贷的收紧。一位上海的购房者表示,其信贷员称,如果房贷通过初审等待放款期间,申请消费贷款,会影响到征信信息变化,银行可能要重新评估借款人是否符合条件,有可能会不放房贷,这也是出于杜绝买房加杠杆的考虑。

去年开始,已经有银行陆续对信用卡在房地产类商户消费进行了额度限制。比如平安银行信用卡在境内房地产类商户进行交易时,单月交易金额不可超过3万元,全年累计不可超过10万元。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宗馥莉稳赢了!没有信托,家族力捧的长子也没辙,泰康老总说对了

宗馥莉稳赢了!没有信托,家族力捧的长子也没辙,泰康老总说对了

说说史事
2025-07-18 14:52:23
杨瀚森现身观赛区,解说员详解开拓者选秀,自媒体调侃:不看了!

杨瀚森现身观赛区,解说员详解开拓者选秀,自媒体调侃:不看了!

大漠风光
2025-07-20 11:27:18
输日本发布会!宫鲁鸣直指双塔防守问题,韩旭自责将争取海外机会

输日本发布会!宫鲁鸣直指双塔防守问题,韩旭自责将争取海外机会

篮球资讯达人
2025-07-19 22:04:40
中国这一臂之力太震撼了!伊朗瞬间清醒,做出一个果断的决定

中国这一臂之力太震撼了!伊朗瞬间清醒,做出一个果断的决定

荷兰豆爱健康
2025-07-19 16:05:46
湖人通过夏天操作离冠军更近了?TA记者列出支持此观点的7大理由

湖人通过夏天操作离冠军更近了?TA记者列出支持此观点的7大理由

雷速体育
2025-07-20 11:42:13
霍英东家规森严:二房三房太太貌美得宠,都生了儿子却从不争家产

霍英东家规森严:二房三房太太貌美得宠,都生了儿子却从不争家产

乡野小珥
2025-07-19 01:31:41
关于杭州水污染,我瞎说几句大实话!

关于杭州水污染,我瞎说几句大实话!

兵叔评说
2025-07-20 10:06:33
陈佩斯要哭了!本来看到几万的预售老爷子已经泄气了!结果逆袭了

陈佩斯要哭了!本来看到几万的预售老爷子已经泄气了!结果逆袭了

心静物娱
2025-07-20 11:27:44
人均600万到欠400亿,毁掉“天下第一村”的不是别人,是他们自己

人均600万到欠400亿,毁掉“天下第一村”的不是别人,是他们自己

一家说
2025-05-23 15:05:58
官方出手了,宗馥莉和她的三兄妹全输了,三兄妹失亿大小姐有麻烦

官方出手了,宗馥莉和她的三兄妹全输了,三兄妹失亿大小姐有麻烦

静水流深003
2025-07-19 11:24:07
叙利亚政权宣布立即全面停火

叙利亚政权宣布立即全面停火

界面新闻
2025-07-19 16:52:29
一天100万欧!马卡:因诺坎普推迟交付,巴萨可获高达2.02亿赔偿

一天100万欧!马卡:因诺坎普推迟交付,巴萨可获高达2.02亿赔偿

直播吧
2025-07-19 22:36:07
再见皇马!1亿巨星执意走人!姆巴佩成导火索,佛爷偏袒引发内讧

再见皇马!1亿巨星执意走人!姆巴佩成导火索,佛爷偏袒引发内讧

阿泰希特
2025-07-19 12:27:50
62191人!京沪大战创纪录,中超历史第二,一夜2球场刷新纪录

62191人!京沪大战创纪录,中超历史第二,一夜2球场刷新纪录

奥拜尔
2025-07-19 21:22:07
辽宁2025年养老金涨2%,调整方案怎么变?涨80元就算高的吗?

辽宁2025年养老金涨2%,调整方案怎么变?涨80元就算高的吗?

兴史兴谈
2025-07-20 07:33:30
谁主沉浮:1912-1949,中华民国22位国家元首签名照

谁主沉浮:1912-1949,中华民国22位国家元首签名照

方待夜半听君语
2025-07-10 07:07:22
揭秘世界上唯一有四条腿的美女:家人靠她暴富,2个生殖系统交替生娃,死后竟遭神秘处理…

揭秘世界上唯一有四条腿的美女:家人靠她暴富,2个生殖系统交替生娃,死后竟遭神秘处理…

最英国
2025-07-20 07:41:09
从一车难求到濒临破产,10年涨价7倍的共享单车,终于把自己干倒

从一车难求到濒临破产,10年涨价7倍的共享单车,终于把自己干倒

云景侃记
2025-06-28 12:13:15
远东集团赚大陆钱捐“台独”?被大陆精准反制后,发展如何?

远东集团赚大陆钱捐“台独”?被大陆精准反制后,发展如何?

芳芳历史烩
2025-07-17 19:25:55
英伟达清仓大甩卖,但我却笑不太出来。

英伟达清仓大甩卖,但我却笑不太出来。

差评XPIN
2025-07-18 00:08:44
2025-07-20 12:08:49

深圳房产

多个公寓5折甩货:75万拿下一套小户型

编辑推荐楼盘

头条要闻

美媒:石破茂保住首相之位的"机会或已不多"

头条要闻

美媒:石破茂保住首相之位的"机会或已不多"

财经要闻

夹缝中的芯片之王:黄仁勋能守住4万亿吗?

体育要闻

女篮无缘亚洲杯决赛 韩旭泪洒发布会

娱乐要闻

宗馥莉被起诉,富二代们坐不住了?

科技要闻

Manus"跑路新加坡"后,创始人首次复盘

汽车要闻

辅助驾驶五维测评 蔚来世界模型:大智小糙

态度原创

房产
家居
艺术
健康
手机

房产要闻

重磅!海口中小学招生计划、划片出炉!

家居要闻

简构智居 现代功能美学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手机要闻

诺基亚暗示仍有兴趣开放品牌授权给其他制造商生产贴牌手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