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深圳房产 > 正文

房贷利率上浮 “双刃剑”下谁的购房热情退却了

0
分享至

(原标题:房贷利率上浮 “双刃剑”下谁的购房热情退却了?)

每经记者 蔡雅芸 每经编辑 梁秋月

目前,个人住房贷款享受利率“折扣”似乎已然成为历史。实际买房的贷款利率,已从此前可享的八折、九折、九五折,变为当下的基准、上浮15%~20%甚至更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曾在记者会上表示,虽然近期房贷利率略有上升,但从稍微长一点的周期来看,它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对此,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宏观调控的主要工作是防风险、去杠杆,要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如今住房按揭贷款成本提高和难度加大都是难以避免的。”

房贷利率上浮增加购房成本,又会对购房者产生怎样的影响?

金融工具调控改善购房影响最大

根据融360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2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46%,相当于基准利率1.114倍,环比上升0.55%,同比上升22.1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工行成都某支行了解到,目前该支行执行首套房利率上浮15%,二套房上浮25%的政策,并且对贷款人的资质要求比以往更加严格,等待放款周期也普遍在2~3个月左右。

贷款利率上浮会直接导致购房成本增加。按照贷款200万、首套房利率上浮20%、贷款期限20年、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计算,还款总额约为341万元,月供约为14190元。相比以基准利率贷款,上浮20%后的购房总成本会增加27万元,月供增加约1100元。

曾刚表示,导致产生房贷利率上浮以及放款周期变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银行主观上对资产负债管理的要求,二是客观上配合监管层的引导。他认为,目前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线是去杠杆,加上央行要管住货币供给的闸门、控制居民部门负债率增长过快等原因,信贷额度紧张的银行,更愿意将信贷资源投入利率更高的企业类贷款。这既符合国家调控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能提高银行收益。此外,住房按揭贷款期限较长,对银行的流动性压力也要比其他贷款更大。

房贷利率上浮所增加的成本,对刚需购房群体而言,大多只能选择接受。

成都人李华(化名)正在为置换住房着手准备资金。今年初,他用父亲的购房资格参与摇号并中签,为了解决首付问题,他卖掉了名下一套住宅。因为父亲已退休偿债能力较差,他曾尝试以“接力贷”的方式成为主要还款人,代价就是利率要上浮20%。

尽管如此,李华(化名)买房的决心十分坚定,“现在主要是能买到房子,利率这些都不会考虑。”

某房企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刚需购房群体的心态比较特殊,他们首先会考虑如何将房子买下来,之后的月供总有办法解决,很多刚需买房主要是为了结婚,他们并不会因为未来不确定因素就选择不买房子。因此对他们来说,最大的门槛其实是首付和购房资格。在他看来,金融工具调控主要是通过调整首付比例和利率对购房者产生直接影响,利率上浮主要是为了打击炒房。但在限购的多重作用下,购房难度最大其实是改善群体。

如今,因为金融机构所执行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首套房与二套房以及二套以上,在首付比例、贷款利率上均有着明显不同。

记者梳理发现,在热点城市购买二套房的首付比例普遍大于50%,如北京、武汉等城市还以是否为“普通住宅”为标准,将首付比例差别化最高提升至70%~80%。

首付、资格、利率难倒改善群体

丁小曼(化名)家住北京,2015年,其几乎同时买了两套房,第一套是为了自住,第二套是全款购买,方便“快进快出”。她说,“北京房价前几年涨的太快,一天价格就涨几十万,房贷利率这些因素也就不在考虑范围内。但现在,北京房价明显受到政策影响。”

从2015年到2018年,房地产市场从高速发展进入深度调控。丁小曼分析认为,“现在北京房价稳中有降,也给购房者充分的时间权衡考虑,目前有很多房主急于出手,二手房市场也从之前的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于是她决定,暂时观望等待更好时机进行置换。丁小曼说,“2015年我在南三环买房的时候价格是4万左右,最高时涨到8万,现在又跌到5万~6万,现在不是卖房的好时机。此外还因为房屋产权证没有拿到,以及贷款利率上浮会增加成本。”

家住成都的王窦(化名)和武汉的刘莹(化名)则分别因为没有购房资格和首付不够而暂搁改善计划。

王窦五年前在成都全款购置了一套90多平米小套三,当时房产证写了两个人的名字按份共有。2018年初,王窦明确房屋产权人,就以二手房交易的方式买下另一半产权,却万万没想到,根据成都现行的购房政策,共有人交易需要用去他的购房资格。

现在房子要住一家六口,显得十分拥挤,王窦一直想再买一套改善住房。但如今失去购房资格,父母均退休且非成都户口,妻子也于2017年3月24日后网签了一套30平米的学区房,王窦无奈地说,“我们全家现在既没有全款的现金,也没有购房资格,大房子基本与我无缘了”。

“因为现在住的房子产品和地段都较一般”,刘莹也一直想着换房。她说,目前武汉房贷利率普遍上浮20%,144平米以上的房子首付比例要七成,如果买改善住房也得是置换,首付虽较容易解决,但利率上浮又会增加成本。刘莹笑笑说,“现在利率这么高,虽然我经常嚷着要换房,但我也就说说而已。”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红婵家人售卖荔枝遭到网友吐槽,有网友看她面子上没申请售后

全红婵家人售卖荔枝遭到网友吐槽,有网友看她面子上没申请售后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07-03 20:45:26
库利巴利:裁判非常糟糕,剥夺了我们的胜利

库利巴利:裁判非常糟糕,剥夺了我们的胜利

雷速体育
2025-07-05 16:20:30
《以法之名》配角女3号争议不断,10年没有代表作,现实赢麻了

《以法之名》配角女3号争议不断,10年没有代表作,现实赢麻了

汤汤慢
2025-07-05 18:15:11
阿森纳跟队:不解为什么要签马杜埃凯,价格高又只是为萨卡找替补

阿森纳跟队:不解为什么要签马杜埃凯,价格高又只是为萨卡找替补

直播吧
2025-07-05 23:52:11
@赛力斯汽车法务部 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被禁言

@赛力斯汽车法务部 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被禁言

鲁中晨报
2025-07-04 22:51:09
《以法之名》新“狼”曝光,四巨头决裂,洪亮的结局,早就注定了

《以法之名》新“狼”曝光,四巨头决裂,洪亮的结局,早就注定了

草本纪年
2025-07-05 22:28:51
洪森公开交了底,泰国总理不换人,柬埔寨就不会与泰国握手言和

洪森公开交了底,泰国总理不换人,柬埔寨就不会与泰国握手言和

红色国际
2025-07-05 22:55:02
六年前因批评鸿茅药酒,被跨省追捕的医学硕士,今生命进入倒计时

六年前因批评鸿茅药酒,被跨省追捕的医学硕士,今生命进入倒计时

素衣读史
2024-12-25 11:12:50
被人遗忘的电影大亨向华胜:独宠张敏9年,64岁病逝无子女送终

被人遗忘的电影大亨向华胜:独宠张敏9年,64岁病逝无子女送终

草莓解说体育
2025-07-03 03:30:13
惊现奇葩路径!台风“丹娜丝”持续增强!就在明天,15级阵风、特大暴雨来了……

惊现奇葩路径!台风“丹娜丝”持续增强!就在明天,15级阵风、特大暴雨来了……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7-06 06:40:59
上海交大男生被大妈殴打后续:不接受调解,追究到底,本人回应了

上海交大男生被大妈殴打后续:不接受调解,追究到底,本人回应了

chen7
2025-07-04 20:51:25
独库逆行哥摊上事了,叫板交警我有钱随便你处罚,身份被扒​​

独库逆行哥摊上事了,叫板交警我有钱随便你处罚,身份被扒​​

静若梨花
2025-07-05 22:12:50
“世纪悍匪”张子强老照片:图6是和成龙合影,图9是他的漂亮妻子

“世纪悍匪”张子强老照片:图6是和成龙合影,图9是他的漂亮妻子

万物知识圈
2025-07-03 16:03:23
网购18年不拆包裹,去世后家人打开震撼:6万件快递价值3900万!

网购18年不拆包裹,去世后家人打开震撼:6万件快递价值3900万!

最英国
2025-07-05 09:00:52
世俱杯四强:车子晋级,弗鲁米嫩塞成南美“独苗”单挑三欧洲球队

世俱杯四强:车子晋级,弗鲁米嫩塞成南美“独苗”单挑三欧洲球队

直播吧
2025-07-05 11:47:14
40℃热浪夺命,“不靠空调过夏”的欧洲人扛不住了,有中国产品被抢空

40℃热浪夺命,“不靠空调过夏”的欧洲人扛不住了,有中国产品被抢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19:30:12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都是中国的自古以来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都是中国的自古以来

比利
2025-07-06 05:08:23
李小璐有二胎了?家中出现婴儿椅和小男孩,疑似删除网友质疑评论

李小璐有二胎了?家中出现婴儿椅和小男孩,疑似删除网友质疑评论

萌神木木
2025-07-05 13:37:12
上海居民傻眼:对门邻居在家开托老所!每天陌生人进出,不堪其扰…市监所:合法合规

上海居民傻眼:对门邻居在家开托老所!每天陌生人进出,不堪其扰…市监所:合法合规

上观新闻
2025-07-05 20:16:46
大妹考科目一被打脸,谢浩男说的话应验,老谢开直播要学习许建华

大妹考科目一被打脸,谢浩男说的话应验,老谢开直播要学习许建华

鋭娱之乐
2025-07-06 01:10:52
2025-07-06 09:40:49

深圳房产

多个公寓5折甩货:75万拿下一套小户型

编辑推荐楼盘

头条要闻

马斯克成立"美国党" 美专家:第三党像蜜蜂 蜇完人就死

头条要闻

马斯克成立"美国党" 美专家:第三党像蜜蜂 蜇完人就死

财经要闻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了!

体育要闻

史上最真实的F1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

娱乐要闻

汪小菲带娃出游 马筱梅小玥儿感情超好

科技要闻

"大而美"法案连锁反应:特斯拉或将推"平价车"

汽车要闻

31.6万元起售 蔚来新ET5/ET5T/EC6冠军纪念版上市

态度原创

亲子
艺术
数码
房产
家居

亲子要闻

记录我暑假的一天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数码要闻

雷蛇战锤狂鲨 V3 有线入耳式耳机开售,449 元

房产要闻

湖畔微醺夜,与全球大生活家共赴世界庄园理想生活之约

家居要闻

合理布局 三口之家的温馨空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