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长沙,湖南旺福投资有限公司的会议室内,一位身着浅色衬衫的长者从容起身相迎。微笑颔首间,儒雅温和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位儒雅长者,正是深圳市福中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倪福林。但在他沉稳的坐姿与平稳的语调之下,分明可见军人烙印的端正与坚韧。从地空导弹部队的战士到叱咤地产界的企业家,从深圳特区的拓荒者到反哺桑梓的归乡人,数十载商海沉浮,他始终带着那份军人的担当与穿透岁月的智慧。
军旅熔炉铸就商海底色
1966年,17岁的倪福林怀揣报国热忱穿上军装,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的一名战士。在军营这座大熔炉里,他从导弹发射操纵员逐步成长为营职政治处干事,伟人思想的滋养与英雄事迹的感召,在他心中深深植入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部队培养了我敢想敢干、吃苦耐劳的精神,”倪福林坦言。正是这段军旅生涯,为他日后的人生征程奠定了坚不可摧的精神基石。
1978年转业至益阳后,倪福林在基层历练中崭露头角。当命运将他推向益阳市五交化公司总经理岗位时,这位退役军人以军人特有的果敢与缜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浪潮中劈波斩浪。五年时间,他带领益阳市五交化公司从全省同行业同级第56位跃居榜首,“湖南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等荣誉接踵而至。这段经历,让他完成了从军人到管理者的蜕变,也孕育了驰骋商海的底蕴与格局。
深圳拓荒:以“幸福”为名的远见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南粤大地。倪福林毅然南下深圳,在这片热土上开启了他的地产征程。彼时的深圳房地产行业尚处萌芽,但他敏锐洞察到“衣食住行”的民生刚需背后蕴藏的巨大机遇。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他迅速在深圳市场崛起。福中福花园、幸福海岸等项目相继绽放,斩获“花园式小区”、“纳税百强”等殊荣。
谈及创业初期的最大挑战,倪福林记忆犹新:“资金和市场的不确定性。”1993年政策收紧,湖南的贷款无法调至深圳,本地融资又遇阻,企业一度陷入困境。凭借着军人般的坚韧,倪福林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1997年终于在深圳贷到工程建设款,2003年实现盈利。面对项目位置偏远的销售难题,他创新推出“一万元入住”模式,成功打开市场。三十余年来,福中福地产在深圳开发的“福中福花园”“幸福海岸”等项目屡获殊荣,“花园式住宅小区”“纳税百强”的称号,印证着他“稳中求进”的经营哲学。
“房地产开发就是为老百姓创造幸福生活。”这是倪福林对行业的理解,也是他将项目多以“幸福”命名的初衷。如今,幸福海岸三期约14.6万平方米新品正在筹划,将延续其一贯的高品质标准。
反哺桑梓:赤子情怀的“微利”选择
当同行们纷纷加码珠三角等地时,倪福林却在2006年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回归湖南。那年,湖南省领导赴深圳招商,作为深圳湖南商会副会长的他,毅然垫资4.6亿元修建长沙芙蓉南路暮云段、火星北路星沙段共10公里道路。“回报家乡是应尽的职责。”这份初心,让他开启了深耕湖南市场的征程。
在长沙,倪福林不仅开发幸福庄园项目,更投资1亿多元修建三条市政道路,斥资2亿多元建设白沙幸福幼儿园、湖南师大附中双语幸福小学、长沙市一中城南初级中学。为确保学校如期开学,他曾坚持一天三次到工地督促进度,凌晨5点到岗,深夜11点才休息。“看到孩子们在新学校读书,所有辛苦都值了。”
在益阳老家,倪福林投资7亿元建设的福中福商业中心成为当地繁华商圈,7.5亿元打造的黄家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带动了一方经济。
当被问及如何平衡家乡情结与商业考量时,他的回答赤诚坦荡:“在老家益阳投资,从最开始我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从商业角度出发,甚至可能不及银行利息,不过选择了回报家乡,这本身就是一种责任。在家乡投资,社会效益优先,商业回报的话,只要项目能持续运转,微利就满足了。”对于长沙项目因规划调整等错失开发黄金期,他依然从容:“路通财通,带动数十家企业入驻芙蓉南路两侧,促进区域财政收入的增长。”
被问及是否后悔回归决定,他斩钉截铁:“从未后悔,作为一个湖南籍的民营企业家,回馈家乡本来就是我应尽的职责。”在他眼中,人生价值在于“为社会做出贡献”,能为家乡创造就业、缴纳税收,“都是感到十分幸福的”。
“老骥伏枥”:军魂不褪的企业家担当
“不喝酒、不打牌、不炒股”,是倪福林恪守数十年的自律信条。尽管“家大业大”,他始终保持艰苦朴素作风,将个人所得持续投入企业再发展与家乡建设。年近八旬的他,依然以“老骥伏枥”的姿态奋斗在项目一线,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将军人特有的担当融入企业血脉。
谈及军旅生涯的影响,他坦言:“没有部队的培养,就没有今天的我。”这份感恩,转化为他对社会责任的坚守——从捐资助学到基建惠民,从促进就业到产业扶贫,他用行动诠释着民营企业家的担当。
对于当下的房地产市场,倪福林有着清醒的判断:“供需失衡明显,预计将有超过70%的房地产企业面临转型,行业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但他也坚信,具备区位优势、合理成本、完善配套的项目仍能良性发展,“开发商要转变思路,让有钱人住得更好,让打工人住得起。”
回顾商海历程,他最感自豪的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了一些事”:在深湘两地开发百万平方米商品房为更多人提供了幸福居所,配套学校与修建道路泽被桑梓;湘粤两地的项目开发累计为国家贡献40多亿元税收,每年创造了800多个就业岗位。“要说遗憾,不曾有遗憾。从一个农民的孩子走到现在,我的心里只有感恩和满足。”
访谈结束,倪福林起身相送,步履稳健。盛夏的阳光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影,那是军人的坚毅,是企业家的从容,更是一位老者历经岁月洗礼后的通透。从军旅到商海,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他始终以军魂为舵,以初心为帆,在时代浪潮中稳步前行,书写着一部“军魂不褪”的商海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