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媒体大咖说|朱罗纪:"房地产资产定价重估"不是趋势,已是事实

0
分享至
从房住不炒到业主维权,我们应该怎么看?

房地产行业正处在边际改善过程中。

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房住不炒,积极推进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加大保交楼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效果逐步显现。

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介绍,从保交楼情况来看,全国房地产施工期超过两年即将步入交付阶段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房屋竣工面积降幅连续三个月收窄。

11月16日,央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保交楼方面特别强调,推动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快落地使用并视需要适当加大力度,引导商业银行提供配套融资支持,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1月18日,成都年内第三次松绑楼市限购,政策涉及重划限购区域、取消购房资格顺位等。当然,不止是成都,今年以来,全国已有50个城市发布了超百条优化限购政策的新政,优化购房限购政策的城市正在不断扩容,

研究机构普遍认为,年末的房地产整体融资环境出现了有利的情形,风险进一步扩大的概率正在下降,行业整体正处在边际改善过程中,年内,房地产市场逐步触底企稳可期,购房者信心有望得以修复。

11月17日,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一场直播中表示,“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房地产的长周期结束了,基建投资加上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在2017年底就已经见顶。通过对日本和美国的人口周期、房地产周期的比较,不难看出我们的房地产拐点已经出现。”

拐点已现,未来五年的房地产发展方向也已定调,总结起来八个大字——房住不炒,租购并举。

然而,各种变量仍然复杂。

普通购房者迷茫于买房置业是否还可行,焦虑于房产资产价值是否需做好重估准备,甚至冲动于市场下行、楼盘降价、停工等维权行为。

房地产未来依旧是一个具有十万亿量级的巨大市场,站在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住房领域现代化之路也已拉开大幕,下一步,在一系列保交楼稳民生政策的接续出炉后,市场销售还需多久能重拾信心实现企稳,市场端的消费力又该如何调整适应趋势?

网易房产此次邀请到多位业内资深媒体人,共同探讨行业如何寻找到更加良性循环的长远方向和声音。

(本期专访嘉宾:知名地产自媒体朱罗纪创始人朱文策)

媒体大咖说|朱文策:房地产资产定价重估不是趋势,已是事实

01,近期利好是一个大的止血包,方向是对的,未来还会维持

【网易:如何看待近日的系列楼市利好政策和消息?】

朱罗纪:从年中以来的一系列政策来看,政策主要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特征。一个是在需求端支持,持续的稳定市场预期。表现为持续的降息、降低首付,以及各地放宽五限令。但这个政策效果一般,市场信心并没有起色,显示出需求端受到大环境的冲击比想象更严峻,信贷问题已是事实。

另一个特征是以最近的金融16条为核心,通过贷款、信托支持,延期两集中管理,以及放宽预售资金使用监管等政策,显示出支持政策在转向“供应端”发力,缓解房企大面积的流动性危机继续恶化,遏止和避免房企继续出现爆雷违约现象。包括近日央行行长对房地产行业的重新定调,显示房地产已经从“最大的灰犀牛”变成了“对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都显示出这一倾向。

整体来说,我认为这些利好可以归纳为:是一个大的止血包,政策在纠偏,对去年以来的激进式打压进行纠偏。虽然时间窗口期上看已经迟了,但是方向是对的。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政策还会维持这个方向。

02,所谓“房地产资产定价重估”不是趋势,已是事实

【网易:房住不炒是大基调,如何看待房地产行业接下来发展趋势?包括如“房地产资产定价重估”的类似观点?】

朱罗纪:对房住不炒我先前表达过多次同样的看法——这是未来房地产长期的基本国策,不会因为某一次不提而有任何变化,所以不要带有短期的侥幸心思是正确的看法。

我们对未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判断,一切都要围绕着这四个字去展开。我相信,现在和未来的一段时间,房地产行业的基本特征都将是一个“去金融化”的故事。间或中间有一些政策的调整,但是不改大方向。

这个去金融化的故事包含三条主线,一是房价会展开调整,这个调整原因复杂,有价格过高因素,有政策打压因素,也有宏观环境因素,但总之,所谓的“房地产资产定价重估”不是趋势,而是已经是事实了,比如深圳,类似学区盘、之前涨幅过高的盘、以及与参考价偏离值过大的盘,都已经出现了3-4成的下跌。

二是,住房双轨制的坚定推行。各地会在住房保障方向上发力,分流商品房的需求量,以此来缓解高房价的负担。

三是,房地产税会推出,以此来平滑住房领域内的“不平等”,并且转变政府财政模式。

这是未来的三个大方向,我认为市场需要在这三个大方向之下来重新理解房地产的未来。这个市场未来依然足够的庞大——相信在未来相当长的年份,都能维持在10万亿+的规模,这个规模依然会制造出许多机会点。只不过现在来看,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都处在从泥淖里艰难爬出、活下去的过程里,等这一轮调整慢慢结束,也就是牌局比较明朗的时刻。届时,有些开发商就会重新发动,而整个市场机会才会慢慢的显示出来。在这之前,我们需要耐心的观察。

03,房价会涨,房价也会跌,买房要放弃对未来价格趋势的预测

【网易:对于刚需、改善买房,建议他们如今应该持什么样的心态和策略?】

朱罗纪对于包括房地产在内的所有资产价格而言,价格的波动都是常识,历史不止一次的提醒启发我们:“房价会涨,房价也会跌”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

这个简单的常识,提醒我们,第一,你需要永远确保自己安全,不要过高的杠杆(这一点常识,大部分买房人做不到);第二,你要平淡的心态看待波动,涨太高了会跌,跌太多了会涨。波动是一个常态,不需要每天都关注房价的上下起伏,就像关注股价一样。真正需要观察的,是城市的经济成长活力,以及房地产的供求关系变化。

所以,对于刚需、改善买房,我的建议和以前一样,放弃对未来价格趋势的预测,转为从“当下”思维出发去做策略。如果在“当下”需要房子,并且那个价格是可接受的,最好是那个市场环境又处在“买方市场”,那就可以出手。具体的指标可以参考4个——

1,市场成交量非常底,房子非常的不好卖;

2,市场价格处在下跌过程中,而且是有明显的下跌;

3,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在变得宽松;

4,首付和房贷利率在显著下调。

买房子住也好,投资也好,预测市场,就是想要抄底,在我看来,都是徒劳而无意义的事。

04,契约精神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所有人都要坚守的基本原则。

【网易:如何看待此起彼伏的业主维权现象,乃至部分过度、过激的维权?】

朱罗纪中国的房地产维权之多之大,这两年非常罕见。主流观点认为,与房价调整有关,与预售制有关。但放眼海外,房价调整的国际大都会有很多,预售制的国家也有很多,但都没有出现像我们这样的情形。我认为,这主要与我们的开发规模大、开发速度快有关,因房子是非标产品,大规模开发难以确保交付质量。这些质量缺陷,在正常市况下也都有之,只是在房价上涨过程中,它被掩盖了,但当房价调整的时候,原来被掩盖的矛盾就非常夸张的爆发了出来。在2008年,深圳有过多次的房价维权,比如第五园、澳城、珑园等等,当时已经引发了市场大量的讨论,可以为今天的经验借鉴。

对于维权,行内各持一词,一派认为:开发商货不对板,无良黑心。另一派认为:购房者不讲契约精神,房价涨了就夸自己眼光好,跌了就砸人售楼处。我认为两者都有部分道理,但如何中立的看待维权,能够令双方都可以达成的共识,我认为应该只在于一点:坚持契约精神。契约精神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所有人都要坚守的基本原则。

所谓契约精神,不是单指某一方面(比如购房者),而是针对买卖双方而言。写在合同里的,没有兑现,便是违反契约精神。没有写在合同里的,事后追偿,也是违反契约精神。是以,在开发商,如果交付的楼盘货不对板,甚至是无力交付导致楼盘可能烂尾,那是开发商严重违反了契约精神,这时候业主的维权是非常正当的行为。而在买家,如果不存在显著的质量缺陷,仅仅是因为降价而心生不忿展开维权,那也一样是买家践踏了契约精神。除非开发商在合同条款里承诺,不会降价。

这是我认为观察维权行为的标尺,诚然大量的维权都是混合的——有因为楼盘质量缺陷或者交付无力引发,也有因房价下降而引发,怎么评估和评价就是一个具体楼盘的问题,并不存在一个一边倒的定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又是缅甸北!一女子被双手禁锢用电棒虐待!

又是缅甸北!一女子被双手禁锢用电棒虐待!

嘻呱互联
2023-12-10 00:58:49
李兆会:连娶2位女明星,败光家产,如今又靠着水杯走上人生巅峰

李兆会:连娶2位女明星,败光家产,如今又靠着水杯走上人生巅峰

前沿天地
2023-12-09 22:52:57
网传某地通知学生老师必须打流感疫苗,强调:学生要戴两个口罩!

网传某地通知学生老师必须打流感疫苗,强调:学生要戴两个口罩!

可达鸭面面观
2023-12-09 22:56:58
拜登连任无望,美国下任总统已经确定?她或将开创美国先河!

拜登连任无望,美国下任总统已经确定?她或将开创美国先河!

我是娱有理
2023-12-09 20:29:13
订单排到8年后,特斯拉电动皮卡来了

订单排到8年后,特斯拉电动皮卡来了

中国新闻周刊
2023-12-09 15:25:09
脱北者曝张成泽惨死内幕:嫪毐式人物,睡金家3女人,染指护卫局

脱北者曝张成泽惨死内幕:嫪毐式人物,睡金家3女人,染指护卫局

古今档案
2023-12-08 10:54:41
女子乳头遭男医生疯狂抚摸吮吸,报警后拒不承认:DNA检测出唾液

女子乳头遭男医生疯狂抚摸吮吸,报警后拒不承认:DNA检测出唾液

深度
2023-10-25 01:05:03
美一票否决停火决议引众怒:面对高度腐烂的加沙婴儿尸体,白宫正在失去国内甚至党内的支持

美一票否决停火决议引众怒:面对高度腐烂的加沙婴儿尸体,白宫正在失去国内甚至党内的支持

红星新闻
2023-12-09 15:17:37
年收入7亿,发工资26亿,这是什么逻辑和思维?说明了什么问题?

年收入7亿,发工资26亿,这是什么逻辑和思维?说明了什么问题?

资本信条
2023-12-09 10:49:07
邓紫棋演唱会翻车!穿婚纱如走光,现场摔倒、痛哭,状况不断

邓紫棋演唱会翻车!穿婚纱如走光,现场摔倒、痛哭,状况不断

我娱乐有约
2023-12-09 18:00:51
一夜暴跌千亿,特斯拉再次“恶意”降价!中国车企却对此无能为力

一夜暴跌千亿,特斯拉再次“恶意”降价!中国车企却对此无能为力

财经婉儿
2023-12-09 15:35:28
多地新能源公交车换回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到底是否实用?

多地新能源公交车换回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到底是否实用?

曦财说
2023-12-09 11:18:19
澄迈县委书记尹丽波已任海南省领导

澄迈县委书记尹丽波已任海南省领导

澎湃新闻
2023-12-09 21:40:28
8-6!混团世界杯打出最高比分,国乒争冠对手只剩1个:无明显短板

8-6!混团世界杯打出最高比分,国乒争冠对手只剩1个:无明显短板

环太平洋老正太
2023-12-09 16:28:15
连花清瘟终于接了鸿茅药酒的班

连花清瘟终于接了鸿茅药酒的班

虬髯客好忙
2023-12-09 10:10:28
港股如自由落体,直线坠落,跌得令人恐慌!

港股如自由落体,直线坠落,跌得令人恐慌!

股海风云大作手
2023-12-09 20:04:05
意方退出一带一路,已向中方递交照会,不到24小时中方宣布好消息

意方退出一带一路,已向中方递交照会,不到24小时中方宣布好消息

人物娱记
2023-12-08 17:08:31
中指研究院:当前政策环境已接近2014年最宽松阶段,明年楼市恢复仍依赖于购房者预期能否修复

中指研究院:当前政策环境已接近2014年最宽松阶段,明年楼市恢复仍依赖于购房者预期能否修复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2-09 04:50:09
一场1-5让五大联赛不败仅剩1队!3个月内连丢2冠后,凯恩又遭重创

一场1-5让五大联赛不败仅剩1队!3个月内连丢2冠后,凯恩又遭重创

侃球熊弟
2023-12-10 00:28:00
世卫组织:红肉已经被列为致癌物,你还在吃吗?怎么吃才最健康

世卫组织:红肉已经被列为致癌物,你还在吃吗?怎么吃才最健康

39健康网
2023-12-07 19:43:27
2023-12-10 05:14:44

头条要闻

男子被起诉"为陌生人担保借50万" 质疑银行造假

头条要闻

男子被起诉"为陌生人担保借50万" 质疑银行造假

体育要闻

开赛至今 你们真挺让人失望的

娱乐要闻

《一念关山》惹争议,刘诗诗发文回击

财经要闻

300亿对赌协议将到期 王健林再断臂求生

科技要闻

余承东:华为明年将推出颠覆性的产品,改写行业历史

汽车要闻

德系操控 智能大进阶 试驾大众ID.7 VIZZION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健康
时尚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探访濠江,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旅游要闻

骑龙巷,有非遗有美食,适合City Walk

睡眠不规律,当心提前衰老

她被拍到新恋情?而网友还在等她的前夫

公开课

韩国这次丢大脸了,申博失败沦为世界笑柄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